朝鮮戰爭 1592(上) 第十二章 李舜臣(下)(第4/9頁)

這員小將名字叫做森村春,乃是豐臣嫡系蜂須賀家的大將,他其實死的很冤枉。

森村春本是蜂須賀家政的部下,隸屬福島正則的第五軍團,不是水軍。

然而蜂須賀想讓第五軍團能在補給上有更多發言權,於是在開戰後就把他安插到了水軍之中。這本是個安全的差事,可沒想到碰見李舜臣這個煞星,只有死路一條。跟他一起陣亡的家臣還有樫原牛之介、小森六大夫、粟田半七、渡部式部等,全都是來自日本阿波水軍的幹將,一出典型的出師未捷身先死悲劇。

李舜臣登上敵艦,在裏面發現了大量的文書,還有歃血為盟的器皿物件以及血書。至此,朝鮮人才明白,原來日本人不是鐵板一塊,他們也是分幫派和社團的。比如玉浦海戰裏,日本人打的是紅旗;在泗川的日本人,打得是白旗;前一天在唐浦的日本人插黃旗,今天在唐項浦插的卻又是黑旗。

如果那一幹日本名將聽說李舜臣打得這麽糊塗,不知會不會吐血而死。

令人可笑又可氣的是,等到戰爭結束了,元均這位大爺又出現了。他開著船跑到大船沉沒地點轉了一圈又一圈,把浮起來的日軍屍體撈上來,砍掉腦袋,準備送去朝廷討賞。他現在已經徹底破罐子破摔,完全不顧別人怎麽看,專心作他的撈屍人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唐項浦大勝,證明朝鮮水軍即使正面與日本正規水軍對抗,也占據了壓倒性優勢。第二天,戰意高昂的朝鮮艦隊高歌猛進,挺進至永登前洋,在粟浦又幹掉了五條敵艦。

此時的李舜臣,和他麾下的部屬已經打上了癮,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倆眼通紅拎著板磚和砍刀,到處轉悠瘋狂尋找小日本。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李舜臣艦隊找遍了附近的海域,甚至挺進到了日軍艦隊的主要駐屯地——加德島。但是他沒想到,一向戰船如織的加德島,如今卻空蕩蕩的,楞是一條船都沒找到。這讓他郁悶壞了。

加德島距離釜山極近,這個島上都不設防備,說明日本人是徹底被這群瘋子打怕了,聽見李舜臣的名字便已聞風喪膽,壓根不敢與之對抗。

李舜臣頭腦很清醒,他知道自己手底這點實力,海戰沒問題,一登陸可就未必是日本人對手。所以他沒有繼續攻打釜山,而是下令返航,回麗水去慶祝勝利。

這一連串的勝利,讓朝廷喜出望外。他們已經太久沒聽到過好消息,李舜臣的戰績是唯一可以維系他們希望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李昖自然是不吝賞賜,立刻封李舜臣為一品正憲大夫,李億祺、元均為二品嘉善大夫——你看,誰說元均腦子有病,人家精著呢。別人拼命打仗,他卻只消砍幾個首級送走,便可撈到二品爵祿。

李舜臣自五月玉浦出戰以來,已經擊沉了敵艦一百多艘,自己的損失則微乎其微。日軍海軍一共只有七百條正規戰船,九千兩百名士兵。短短一個月時間,便被李舜臣報銷了七分之一。藤堂、脅坂、龜井、來島等在日本戰國摸爬滾打出來的名將,面對李舜臣根本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這個輝煌的戰績令日本的海上運輸為之頓挫,所有的運輸船都縮在釜山港和對馬不敢出去,就算有護航艦隊也不敢。

秀吉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勃然大怒。他正沉浸在朝鮮的大勝喜悅中,豈能容這些敗戰壞了興致。更何況他那時候已經開始著手籌備渡海,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幾個人正愁沒有理由勸阻,現在都拿這一連串戰報說事。

看來不把李舜臣幹掉,老子是渡不過海了。

可九鬼嘉隆他們幾個已經是日本的頂尖高手,秀吉一時間也找不出人來代替他們,只得寫信過去,挨個臭罵一頓,勒令他們重整旗鼓,務必要撲滅李舜臣。秀吉一怒,九鬼嘉隆等人都噤若寒蟬,知道不采取行動,大家都不要混了。

九鬼畢竟是水軍老將,他仔細分析了之前的幾場戰役,發現這幾場仗日本人輸的都有點冤。要麽是日本人主力都在岸上,水軍主力不在,被朝鮮人鉆了空子——比如玉浦海戰;要麽是我軍數量少於敵人——比如泗川和唐項浦之戰;要麽是我軍互相根本不配合——如果得居通幸能夠早點與脅坂安治合流,也不至於在唐浦戰死。

於是九鬼嘉隆得了一個結論:朝鮮海軍之所以占據優勢,是因為指揮官善於集中優勢兵力;日本海軍的失敗,完全該歸咎於那些笨蛋各行其是。

不過這也沒辦法,日本水軍的九千兩百人,實際上被分成了九大部:九鬼嘉隆、藤堂高虎、脅坂安治、加藤嘉明、來島兄弟、菅達長、桑山一晴、堀內氏善、杉若氏宗。

日本當時沒搞統一兵制,大名上戰場都是自帶人馬,所以打起仗來士兵都緊隨自家主公行動,每一個大名都是一個獨立的軍事單位,自然要以自家利益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