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下) 第四章 唇槍舌劍(第2/4頁)

三月十六日一大早,沈惟敬把沈思賢留下押運糧草,自己與胡澤坐著一條板屋船,威風凜凜地返回明營。他對沿途把守的朝鮮將領說,談妥了,日本人四月份就退兵,你們別把江截住。朝鮮人都大吃一驚,不是說沈遊擊一出手,這事一定會黃麽?怎麽還談妥了?他們不敢隱瞞,連忙轉告給柳成龍。

三月二十四日晚上,沈惟敬到了義州,在嘉山附近的小村子裏休息。朝鮮國王李昖急巴巴地去見他。沈惟敬睡眼惺忪,穿著睡衣就來了。李昖顧不上計較這些,親自試圖說服沈惟敬不要和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沈惟敬聽他費了半天嘴皮子,就一句話:我就是一個幹活兒的,你去跟石尚書宋經略他們說去。”

朝鮮人真去找宋應昌去了,一見面便哭哭啼啼,說我國百姓都是中華赤子,倭寇殺我們如殺中朝的子女。你說當爹媽的,哪有不替自己兒女報仇的嘛?

宋應昌一看,如果不把話說透,這些實心眼的朝鮮君臣們估計非哭死不可,只得苦口婆心地告訴他們:我們根本沒打算和談,只是為了爭取時間。當然啦,如果他們真有心投降,我們就在漢城留幾個日本大將當人質,讓我們的人去日本接受降表。

為了表示會談的真實,宋應昌還透露給他們一些細節:比如小西與加藤之間的不和。明軍對於這種情勢,準備了兩套方案,如果小西行長退兵,那麽明軍會繼續圍觀,不予追擊;如果加藤清正抗命頑抗,就往死裏打。

還有一些話,宋應昌不方便公開說,便通過幾位幕僚巧妙地轉述給朝鮮大臣們:大明的目的始終只有一個,那就是把日本人騙出城去再進行剿滅。現在之所以跟他們談,完全是因為劉綎的兵還沒到。等到劉總兵在二十八日渡過鴨綠江,我們便會動手。”

就這麽反復嘮叨,宋應昌總算是把朝鮮人的不滿給安撫住了。

可他萬萬沒料到,他這邊安撫住了李昖,那邊李如松和柳成龍又明火執仗地頂上了。

原來沈惟敬離開龍山以後,根本沒進平壤城,溜著邊兒直奔義州而去。這是對李提督極大的不尊重,惹得遼東將領們怒罵不止。李如松知道,這八成是宋應昌搞得鬼,不願意跟他分享和議的功勞。

你會藏,難道我不會搶麽!

恰好宋應昌這時候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在議和期間,不得擅自與日本人交鋒。李如松當即委派了一個叫周弘謨的人,帶著這份公文,舉著李如松的旗牌前往漢城。

旗牌也叫王命旗牌,是皇帝賜給總督、巡撫或欽差大臣等的標志,表示這位官員身受王命,可以代表皇帝行使權力。任何人見到旗牌,便等同於見到官員本人。

周弘謨扛著旗牌去漢城,只要稍微跟日本人搭上一句話,一份“協助議和”的大功勞便穩穩地算到李如松頭上了。

周弘謨一路東進,很快抵達了前線坡州。這時候柳成龍與金命元在權慄營中議事,周弘謨大搖大擺過來,把旗牌往地上一戳,拿出宋應昌的公文,讓他們參拜。

柳成龍一看周弘謨是去倭營議和,氣登時不打一處來;他再一看公文,發現是要求不得擅殺日軍士兵,更生氣了。他很嚴肅地告訴周弘謨,這是你們帶給日本人看的,我們可不拜。那份公文我們也不接受。

周弘謨也很生氣。這旗牌和公文代表著李提督與宋經略的權威,你們膽敢不拜,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膽。

兩邊誰也不肯讓步,陷入了僵局。最後柳成龍和金命元一怒之下,拂袖離去。

周弘謨受了委屈,回頭給李如松打了個小報告。李如松勃然大怒:這旗牌代表的是皇命,日本人這麽頑劣見了都得拜,你們居然敢不拜?你們等著!

李提督旁邊的李德馨嚇壞了,趕緊讓柳、金二人回來道歉。柳、金二人敢惹周弘謨,卻不敢觸怒李如松,只得巴巴地趕過去解釋。他們到了門口,李如松在屋裏裝沒看見,兩個人只得忍氣吞聲等在外頭,正趕上下雨,連衣服都被打濕了也不敢離開。

過了一個多時辰,李如松這才讓他們進門說話。一進屋,柳成龍趕緊解釋:我們不是不想拜旗牌,而是因為牌文裏說不讓打日本人,我們想不通啊。李如松哈哈大笑:這是宋應昌幹的,可不是我授意。不過你們若是不拜,官司打上去,我也要被責備。你們還是給本官道個歉吧。

柳、金二人道了歉,又寫了道正式公文說明情況,這事才算抹平。

可沒想到,沒過幾天,又出事了。

有一天,柳成龍外出巡視,走到天壽亭的時候,忽然迎面看到查大受的家丁李慶馳馬而過。兩邊打了個招呼,然後各趕各的路。

柳成龍到了招賢裏,有三個明軍騎手忽然從背後趕過來,喝問柳成龍是哪個。柳成龍報出自己的身份,以為能鎮住他們,想不到這三個騎手冷笑一聲,喝道:“抓的就是你!”一擁而上把柳成龍圍住,拿鐵鎖長鞭抽他的馬,逼著他跟他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