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下) 第十五章 巨星的再臨(第3/4頁)

好不容易把民船安頓完了,來島艦隊也殺到了,三百多條船擺足了架勢,鋪天蓋地而來。三百三十條對十三條,這敵我比例之懸殊,足以讓任何正常人退縮。李億秋、金應誠、安衛等軍官相顧失色,都有退避之意。

可李舜臣不是正常人,他是一個進攻性極其強的將軍。面對這種極端不利的兵力對比,他非但不退,反而還要搶攻。李舜臣決定給其他將領做個表率,壯壯他們的膽氣,於是親操一條大船,督促櫓手快劃,義無反顧地殺入敵陣。

這是一次驚心動魄的戰鬥,也是一次蔚為壯觀的戰鬥。李舜臣孤身闖陣,火銃四射,弓矢亂飛,殺得來島通總三百多條船無所適從,攪得日軍陣形七零八落。這種彪悍勁兒,就連慣於輕軍突前的李如松都自愧不如。

經過一段時間的混亂,日本人總算稍微反應過來點了,連忙驅趕戰船把李舜臣包圍,裏裏外外圍著三四層,讓這一條孤獨的朝鮮戰艦險象環生。船上的戰士們都有點害怕了,他們憑著血氣之勇一口氣殺進來,可現在怎麽殺出去啊?李舜臣大概是船上唯一一個面無懼色的。他還有閑心鼓勵周圍的人,說“賊雖千艘,莫敵我船,切勿動心,盡力射賊。”一往無前的強大氣魄噴薄而出。

除了李舜臣的勇氣以外,能夠讓他如入無人之境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艦船體系。

在壬辰戰爭期間,日軍水師雖然經過多次改組,骨子裏卻還是海賊那一套。他們的操船沒有明確分工,大家一窩蜂地劃,等到開戰了,再一窩蜂抓起武器打。而朝鮮水師繼承自大明體系,對於櫓手、帆工、炮手等有著明確分工,開戰之後大家各司其職,絲毫不亂,無論靈活性還是機動性都強出日軍一頭。李舜臣多次以少勝多,打得日軍沒有反抗能力,就是因為這兩個體系的效率差所致。

這一次也是如此。李舜臣的板屋座艦櫓手多,行動快,能夠保持高速運動。在日軍艦船挨完打調動轉向的時候,他已經可以劃出很遠,去襲擊另外一側的敵人,看似身陷重圍,其實每次正面對抗的敵人並不多。

打了好一陣,李舜臣回頭一看,好家夥,原來手底下那群家夥沒跟過來,反而躲的遠遠的。李舜臣一擺手,走了,抓人去!親自掌舵往回退。日本人的重重包圍,楞是被他輕輕松松一跳即出,好似當年在曹營七進七出的趙子龍。

李舜臣殺出重圍以後,先靠近中軍金應誠的船隊。他二話沒說,跳上船去一刀砍下操船者人頭。金應誠和麾下一幹人等嚇得面如土色,李舜臣說你身為中軍,不跟著旗艦走反而跑開,按道理是要殺頭的。現在軍情緊急,姑且留你一命戴罪立功。金應誠哪裏敢還嘴,連忙調轉船頭,硬著頭皮朝日本人殺去。李舜臣又湊到巨濟縣令安衛的船前,大聲喊道:“安衛欲死軍法乎?汝不死軍法乎?逃生何所耶?”安衛被罵的擡不起頭來,也調轉了船頭,跟著金應誠殺入敵陣。

李舜臣覺得這麽一條一條靠近殺人太麻煩了,把軍令旗高高掛起來,明白無誤地告訴其他將領:不得退卻,違令者斬。嚴令產生了效果,原本遠遠站開的朝鮮水師,都不大情願地靠攏過來。

這時候前方傳來一陣呼救,李舜臣探頭一張望,原來金應誠、安衛兩個人的船被日軍圍住,一群倭寇好似螞蟻一般往船上爬。船上的士兵拼死抵抗,眼看就要堅持不住了。李舜臣毫不猶豫地殺了過去,身後宗汝棕、丁應鬥等軍官也紛紛駕著座艦趕到,很快打沉了圍攻那兩個倒黴蛋的三條日艦。

戰至酣處,李舜臣忽然覺得自己袖子被人扯動,低頭一看,原來是個日本人,叫俊沙,是當初安骨浦海戰被李舜臣俘虜的降倭,一直在朝鮮水軍裏混到今天。

俊沙告訴李舜臣,他剛才看到了日軍的總大將,而且就在附近。李舜臣一聽,眼睛立時瞪圓,問他詳情。俊沙說他看到一條船上站著一人,身穿紅色錦袍,上面還畫著大花紋飾,應該是來島通總。

這可是天大的好機會啊!

來島通總也是時運不濟。他本來就對李舜臣滿腹仇恨,剛才好不容易有機會能報仇,結果三百多條船楞是圍不住一條船。他性格火爆,按捺不住怒氣,索性讓自己的座艦突前,親自上一線殺敵。這個命令本身其實沒有問題,敵人一共就十三條船,就算旗艦前移,也不會有多大危險。

他唯獨漏算了一件事,這次的對手是化不可能為奇跡的李舜臣。

李舜臣的操船技術,要好過日軍太多。他幾下騰挪,便靠近了來島通總的期間。一船勇士在金石孫的率領下,拿鉤子鉤住日軍戰艦,撲向對方甲板。

這裏必須要說明一下。日軍的戰艦,比朝鮮軍的板屋船要低矮窄小,高度差在一米到一米五左右。有這個特點在,從日艦跳上朝艦非常困難,必須仰攻;而從朝艦跳下日艦則相對容易得多。所以在壬辰及丁酉期間的海戰記錄裏,我們會發現,朝鮮軍登上甲板殺死日軍將領的戰例非常多,而日軍登上朝軍甲板的記錄卻很少,即使有,也都要經過苦戰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