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下) 第十七章 蔚山血戰(下)(第3/8頁)

加藤清正是真的快撐不下去了。島山城原本就不曾做好長期困守的準備,如今境況有如地獄一般,溝渠中橫七豎八躺的都是屍體,屍血與牛馬便溺是他們唯一能入口的東西,渴的連傳令都無法做到。就連主帥清正每天都只有數量極少的一餐。加上天寒地凍,許多人一覺睡下去就起不來了。

這種情況再多持續幾天,威名赫赫的加藤軍團將不復存在。

對於加藤清正近乎告饒般的和談請求,楊鎬只回了兩個字:“速降”。談個屁和!我再圍你幾天,你就完蛋了,這時候還講什麽條件?

加藤清正沒辦法,派加藤安政去跟聯軍說:“大年初三,我願意與楊經略在南山面議和談。”楊鎬一聽,挺高興,滿口答應了。日本使者前腳剛走,楊鎬後腳傳令下去,諸軍都埋伏好。明天等清正一到會談地點,就伏兵四起,把他直接拿下,然後搶下島山城。

不料這話卻被一個降倭給聽見了。這名降倭的名字,叫做岡本越後守,看名字在日軍序列裏級別應該不低,也有一種說法認為他與沙也可是同一個人,曾經是加藤清正的老部下。

甭管是不是同一個人吧。這個已投靠朝鮮的日本人聽到了明軍打算在會談期間動手的消息,對自己的老上級不利。他連夜潛入島山,找到加藤清正,把這個計劃和盤托出。

清正等人震驚之余,對“岡本越後守”這種義舉表示感動,勸他留下來一齊作戰。“岡本越後守”說不行,我還得回去,這事你們千萬別泄露出去,否則我肯定被千刀萬剮。清正拍著胸脯說你的恩情我忘不了,你在日本的妻兒就交給我來照顧吧。“岡本越後守”與清正灑淚相別,趁著天色還沒亮,又偷偷跑回了明軍營帳。

淺野幸長這時候也勸清正,說明軍不講信義,您進了他們軍營肯定出不來了,於是加藤清正決定爽約。

很多人對“岡本越後守”的舉動表示不理解。要麽忠心耿耿跟著日本人幹,要麽死心塌地跟著朝鮮人混,像你這樣又參加圍城,又主動泄密,泄完密居然又跑回去了,到底算是哪一邊的?

這個問題,已經永遠不可能有答案了。我猜可能是這麽回事:加藤清正在日軍中的聲望非常高,被普通士兵視為神一樣崇拜,他的事跡到了江戶時代,更形成了“清正崇拜”這麽一種文化現象。以日本人的思維,“岡本越後守”可以接受清正在島山城殉城而死,那是作為武士最體面的死法,但他無法接收清正在會談期間被明軍抓住羞辱而死,死的太窩囊了。大概就是懷著如此糾結的心態,他這才冒險夜探島山吧。

而在戰後日本人的史書裏,為了不汙損加藤清正的光輝形象,把這次和談稱為“緩兵之計。”

到了正月初二,楊鎬等到一個壞消息。明軍的斥候回報,有大股敵人從西生浦方向殺來,海上有數百條船從釜山開到鹽浦。楊鎬心中十分委屈,怎麽老天爺總跟自己過不去呢?眼看島山守軍還差一天就士氣崩潰,加藤清正進城了;眼看守軍還差一天就渴死了,天降大雨;眼看清正還差一天就要在和談時束手就擒,敵人的援兵到了,我怎麽這麽倒黴呢?

他實在不甘心,決定賭上一賭。

楊鎬命令擺賽、頗貴兩員大將前往箭灘防守,吳惟忠、茅國器把截江岸。他的用意非常明顯,這兩路人馬的防守位置不是針對陸軍而安排的,而是專門為了防水軍。楊鎬的目的是嚴密封鎖日軍來援的消息,絕不能讓島山城知道,只要堅持到初三清正來投降,大事可定。

看來楊鎬把所有的寶,都押在了初三會談身上。

當一軍主帥要靠賭運氣來決策時,就離敗亡不遠了。

這一天,北風驟起,溫度劇降。如果戰局再不有所改善的話,明軍恐怕支撐不了多久。楊鎬在忐忑不安中渡過了大年初二,既沒有調整部署,也沒有針對西生浦之敵加固營帳。

到了初三,楊鎬早早起身,前往和談地點等了一整天。毫無疑問,他的期待落空了,加藤清正早得到了警告,打死也絕對不會出城。

此時黑田長政、蜂須賀家政的前鋒已經擊潰了駐守彥陽的高策,進抵蔚城,與明軍隔太和江對峙。

順便說一句,在日本史書裏,說高策意圖帶領兩萬明軍襲擊釜山,結果被西國第一名將立花宗茂以八百人擊退,這才讓開大路任憑日軍進出。這讓一共就帶來兩千騎兵的高策情何以堪。

兩萬多日軍後繼部隊,在黑田之後也已經抵達了距離蔚山十裏處的位置。黑田長政摩拳擦掌,打算趁夜偷襲,說敵人專心攻城,必不設備。可是其他將領卻很猶豫,說敵人兵力太多,混戰起來於我方不利,不如等到天亮再說吧。黑田長政苦勸不成,只得作罷,派了得力心腹突破明軍的防守,把消息送進城去,加藤清正如釋重負,感覺人生重新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