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百年不聞軍令如山(第2/2頁)

七日時間,又要趕路往清河,又要湊人頂替名字去點檢,哪裏來得及,趕路時間都有些緊。

這些管事都頭正在焦頭爛額之間,經略府第二道文書又到,上書幾個大字:七日之後,鼓響未到者,軍令立斬!

幾個字後,滄州經略制置使鄭智,加蓋鮮紅大印!

一應事情,自有裴宣操持得妥妥當當。

從古至今,軍法從不容情,眾人皆知。卻是這百年不戰,歷任知府文官,從來沒有把軍令當回事,自然也就沒有了軍令這回事。有甚者,更不把這軍務當一回事,便是這樞密院來的糧餉都要過一道手再發下去。

卻是又有人把軍令拿來說話,軍令當令行,那便是軍令如山不容情。軍令不當令行,那就是沒有管制閑散度日。

這新來的鄭相公,軍令已下。當不當回事,自然由眾人去看待,聰明不聰明也由眾人去思慮。

鄭智只管吩咐手下軍漢與羌人,把這城外點將台再壘起來,把這校場重新平整出來。

滄州其余官員也等著看戲,反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且看這鄭相公的手段。

若是鄭相公下令疏通河道,或是重新丈量治下田畝數量,重新整治戶籍資料之類,那便是這些文官的事情了。卻是這些命令,也要經過知府衙門走一道。

當然知府衙門也有責任配合,經略制置使可不是玩笑,宋朝設立出來,就是主管邊境州府軍政大權的,由不得眾人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