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自己人,自己人(第2/3頁)

“好,就如此去辦,一定要把柴進與彭杞捉拿到手,其余梁山賊人,都裝船押到滄州去,青壯去開挖船塢,協助造船。老弱婦孺嚴加看守,曬鹽織布。”鄭智簡單安排了一下,梁山眾人的安置,頭前鄭智就謀劃好了。

吳用聽得朱武說得頭頭是道,內心也在思考,卻是還沒有真正摸到門道。朱武已然到了揣測帝王心態的地步。吳用卻是連帝王的概念還沒有建立起來,自然還有許多要學習的地方。

這並非思維模式與狀態的差別,而是在一個思維高度上的落差。思維模式是天生注定,難以改變。思維高度卻是可以後天學習,見多識廣慢慢進步。

朱武指著帳外幾個跪在地上的頭領問道:“相公,這些人如何處置?”

“這些人先關到經略府的大牢裏去,滄州之軍還要擴充,童經略要我把麾下部曲擴張到五萬,以後這些人都要編練入伍,也不要讓他們受了太大的罪過。此時以後由吳用來操辦,梁山青壯,皆可往軍中編練,不得合編,只能散落在各個都隊之中。”鄭智此時已然開始在想這些事情了,五萬軍隊,便是五萬青壯,實在不少,梁山可用的青壯,挑選一番,五六千人總有,自然不能浪費了,有吳用在身邊,許多事情還是比較好解決的。

朱武點了點頭,心中還有擔憂,便是這軍費糜耗籌備的事情,卻是在此時也不用多說,以後回了經略府也有細談。朱武自然還並不知曉四州之地的事情。

只聽鄭智又吩咐道:“把捷報分了兩份,一份發往東京,一份發往河間府、太原府去尋童經略。”

童貫自然就在河間府到太原府一帶,至於具體在哪,鄭智也是不知。傳信之人一路尋去,也自然能找得到。

卻是朱武有些不同的意見,開口道:“相公,不若把這捷報拖後再發,過得十來天月余再發捷報,如此方可顯示相公作戰艱辛,剿賊功大!”

朱武完完全全就是為了鄭智在考慮,旁人打了勝仗,必然歡天喜地趕緊報捷討功。但是這鄭智實在勝得太快了些,童貫剛到鄆州不久,鄭智一戰就勝了,若是如此報到東京,東京諸公哪裏會把這般的勝利當回事。

唯有把這捷報內容做得漂漂亮亮,把鄭智的艱辛寫得清清楚楚,把敵人的勢力誇到極致,才能顯出鄭智這一戰勝利的重要性與功勞。

這一點當真是鄭智沒有想到的,此時鄭智聽來,臉上轉了笑意去看朱武,笑道:“好個朱武,當真一員好謀士,事無巨細,這般思慮極好,便是如此,先不報捷。”

朱武聽得鄭智直言來誇獎,謙虛拱手,卻也有笑意在臉上。

吳用不動聲色,卻是敏而好學,腦中運作的飛快,分析前後,正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天色漸黑,再不得多久,就是黑夜,此時藏身在一片茅草之中的彭杞心情慢慢安定了不少,天色黑下,便能有幾個時辰的安全,安全之中,也好謀劃如何出這梁山。

思慮之間,彭杞似乎有些懊惱,懊惱自己為何不熟水性,否則尋個空档紮入水中,十有八九能活了這條性命。如今卻是只能往後山一條路了,後山寨墻頗高,又有官軍把守,想要逃出去,幾率實在太小。本來是保護自己安全的寨墻,如今卻是阻擋彭杞生路的阻礙。

擡頭看得快要落山的斜陽,彭杞緊張惶恐的心情慢慢去了大半,卻是這緊張的心情一去,全身只有疲憊襲來,更能聽到肚子裏咕咕作響,已然一整體沒有進飯食了。

左右看得幾眼,身邊皆是茅草,好在草根能食,連忙雙手刨土,拔出一根一根的草根,嚼著口中,味道著實不差,還帶有絲絲甜味。

彭杞這一輩子,哪裏經受過這般的處境,不免悲從中來。

也來不及讓彭杞多去體會悲哀,雜亂的腳步從遠處傳來,還能聽見有人吩咐左右“這邊那邊”的聲音。

嚇得彭杞連忙往地上趴去,全身緊貼地面。

茅草叢中,看似是極好的藏身之地。卻是彭杞沒有多去思慮,越是這般看起來是極好的藏身之地,必然也是官兵搜查的重點。

腳步越來越近,長槍掃過茅草的聲音也聽得極為清晰。

彭杞已然不敢擡頭去看,只得把身形往地面去貼,直想把身體鉆入土裏才好。

“起來!”一聲暴喝!

彭杞依舊不動,只盼望著這句話語是在說別人,而不是只說自己。

“說你呢,起來,再不起來老子一槍紮死你!”隨著聲音,左右無數的腳步都往這邊匯合過來。

聽得一槍紮死你,彭杞輕輕擡了一下頭,四周皆是手持利刃的軍漢。全身無力之間,慢慢坐起身形。

左右漢子上來便是拳打腳踢,打得彭杞連連哀嚎,口中也在求饒:“各位好漢饒命,我是呼延灼將軍麾下彭杞。自己人,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