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到大殿等候(第2/2頁)

往深處說,趙佶用人,還是以審美為標準。不論是人長得漂亮,還是字寫得漂亮,皆是審美。

觥籌交錯之間,幾人慢慢微醺,也開始搖頭晃腦,鄭智這般身板,酒量自然比其余幾人要好上一籌,狀態倒是比幾人好上不少。

趙佶也盡了興致,對於鄭智也算滿意,酒酣之時,自然也不談什麽孔孟,以玩樂為主。倒是解了鄭智可能會出現的尷尬。

只聽趙佶開口又道:“鄭將軍此番剿賊大勝,不若把戰陣沙場的事情拿來說說如何?”

鄭智聞言,腦中一轉,開口便道:“此番剿賊,眾將士眾志成城,奮勇當先,卻是也勝得有些僥幸,捷報之中,陛下也得知其中許多細節,賊勢之大,動則五七萬人馬來去縱橫,幸好此次童樞密準備得妥當,開戰時機也是正好。若是再與賊人幾月半年整兵備武,再想勝之,必是難上加難。”

趙佶聽言,眉頭慢慢皺起,問道:“鄭將軍倒是實在,旁人作戰,敗了也說勝了。鄭將軍勝了卻說僥幸。可見賊人之勢何其大,山匪之患,如何變成如此大患,其中道理,鄭將軍可能說道一二?”

趙佶也是想不通,頭前接到的稟報,都說是梁山之賊,梁山梁山,不過就是山賊的意思。高俅出征之時,更是信誓旦旦。如今忽然這山賊勢力就超乎想象了,趙佶哪裏能想得通。

“回陛下,梁山之賊,非山匪小患也。宋江其人,善於收攏人心,籠絡無數愚昧之民,晁蓋更是早早就於水泊梁山之上蟄伏,經營多年,早已成勢,只是旁人皆不知曉。高太尉一戰,梁山大勝之後,聲名大噪。北方幾路州府之強人,皆往梁山苟合,如此才迅速成得大勢。還有一事重大,微臣並未在捷報中提起,本想大殿之上面見聖上時面呈禦覽,此時便與陛下先看。”鄭智說完,便伸手到懷中去拿什麽東西。

趙佶聽得鄭智言語,心中更是沉重,雖然事情已經了結,卻是還能從鄭智口中感受到一種不安全感。

再看鄭智掏出來的東西,正是一封書信,這書信便是鄭智下午剛剛寫好的軍事計劃,也就是童貫讓鄭智偽造的那一份軍事計劃。此時給趙佶,時機實在是好,還容得鄭智有機會為此事前後鋪墊。當真是幫了童貫一個天大的忙。

趙佶面色微沉接過書信,展開之後,洋洋灑灑好幾頁紙。趙佶展開便讀,越讀越是心驚。

梁山勝得一仗,殺得高俅之後,隨即便計劃要進攻大名府,過得大名府也就直通汴梁了。

趙佶看完,默不作聲。只遞給身邊王黼去看,王黼接過,讀得眉頭大皺,這份計劃若是成型,此時汴梁之外,只怕就是十萬賊兵圍城了。大宋一百多年,何曾有過這樣的事情。

鄭智看得兩人表情,松得一口氣,童貫之托,已然成功。

“鄭將軍,明日上朝之時,你到大殿等候,退朝之後朕有話問你。”趙佶與王黼對視一眼,隨即說道。

“是!”鄭智拱手答道。

趙佶隨即站起身來,只道:“今夜就此作罷,且先回去。”

說完趙佶起身就走,哪裏還有作樂的心思。這封書信,顯然在趙佶這個從小都沒有感受過威脅的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響。童貫對這趙佶,果然了若指掌,童貫攻心之法,顯然已經奏效。

鄭智起身相送,越發佩服起了童貫。爭權奪利,其中牽涉的方方面面也超乎了鄭智的想象,此時鄭智,當真就是一個學生一般在見識與學習。

臨了出門,王黼還回頭看得一眼鄭智。心中也在分析前後,顯然是王黼也看得出事情不是那麽簡單,只是一時之間還沒有看到頭緒。

趙佶一走,鄭智回頭與李師師說道:“師師,你且在此與王媽媽、一袖大家敘敘舊,我出門一趟,晚些時候過來接你。”

李師師自然知道鄭智是有急事,忙起身來送,王媽媽與一袖自然跟隨,禮節周到。

鄭智帶著漢子們出門,直奔童貫府邸而去。今夜之事,必然要與童貫稟報一番,好讓童貫謀劃得更加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