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戰在即,無心風雅(第2/2頁)

沒有自我麻醉的文人士子飲酒作樂,又哪裏會有商女唱曲。

鄭智一來,王漢之面對賊人的心病就去除了,心情自然大好,美人佳音,美酒在手,不來一些文人風雅,便也是辜負了這良辰美景。倒也不是這王漢之不知輕重緩急,王漢之在這大宋,相對來說還是一個不錯的官員,卻是這整個大宋朝就是這個風氣。

靖康之後,兩位皇帝被擄。大宋偏安一隅,照樣還有“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感慨。天塌下來,大多文人也是該吃吃該喝喝,作詞唱曲也不會落下。

“王相公,大戰在即,無心風雅,見諒。”鄭智端起酒杯再飲,話語也是事實,剛剛才行了一通軍令,大戰在即,鄭智哪裏還有心情給這王漢之作詞娛樂。鄭智也沒有心情去娛樂王漢之,若是此時趙佶在此,興許鄭智迫於無奈還會搜腸刮肚來得一曲。

王漢之聽言,環看了一下四周環境,也是覺得有些尷尬。心中想來也知道,鄭智馬上要帶人上陣廝殺了,此時自己叫他作詞也有些不適合,笑了笑道:“既然鄭相公無心,那老夫作上一曲與鄭相公消遣一番,用以助興,望鄭相公戰陣得勝,凱旋而歸。”

王漢之這句話倒是極為妥當,也把頭前尷尬解了。

鄭智飲了一杯,聽言也笑著作請,聽王漢之話語,鄭智心中倒是有幾分感動,這王漢之能為自己上陣殺敵作詞,整個大宋還真沒有幾個文人能做這事情,因為這些文人大多也不會往這個地方去想。

王漢之屏氣凝神開始想著詞句。那雲姑娘也奏一曲舒緩,鄭智擡酒與吳用對飲。楊再興倒是大大咧咧,也不起身敬酒,只是自顧自喝了個暢快,大吃大喝,在這場合倒是有些煞風景。

王漢之要作詞,氣氛也就落了下來,只等王漢之大作而出,才是高潮。廳裏的聲音觥籌交錯之聲也就止住了,不能打斷了王漢之的思路,只有樂音輕緩。

卻是此時,樓下傳來有人對談之聲,聽得隱隱約約,但是也能聽個真切。木船隔音效果並不佳。

“方臘麾下賊軍已經進了江寧府了,我欲北上避難,鄧兄要不要同行?”

“我怕是走不啊,如今連車馬都租不到,剛進了幾千匹的綢緞,這些綢緞是我的身家性命,若是綢緞運不出去,叫我如何能走!”

“那便趕緊都便宜發賣了去,虧一點也無妨,得了錢好趕緊走,賊軍一路勢如破竹,這江寧怕是也守不住了。要錢也得有命去花不是?”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但是此時人人都在拋售,哪裏還有人會買入,我此時一走,賊軍入了城,我那些綢緞哪裏還保得住,以後一家老小何以度日……”

鄭智在樓上,聽得連連搖頭,這一番話語也打斷了王漢之作詞的思路,聽得眉頭大皺,整個江寧此時只怕都在爭相出逃,越是有錢的大戶,便越是拖家帶口、打包細軟想要北上。也難怪租不到足夠的車馬來裝貨物了。

王漢之忽然站了起來,開口道:“鄭相公稍待,老夫下去與之分說一下,也讓他們知道鄭相公到了江寧,必能保江寧無憂。”

鄭智揮了揮手,只道:“人心如此,非是王相公一兩句話能扭轉,走便走吧。戰事順利了自然都會回來。”

王漢之聽言,腳步也就止住了,慢慢坐了下來,只是嘆了一口氣,心思深沉不少,卻又開始去想自己的新詞。王漢之這新詞倒是真有些卡殼了,以王漢之幾十年的造詣,作一曲風花雪月倒是能信手拈來,好壞另說。但是叫王漢之作一曲上陣殺敵的詞作,卻是久久憋不出幾句。

鄭智叫住王漢之也是有另外一層深意的,一是知道就憑王漢之三言兩語說服不了人,二來也是鄭智腦中又往錢的方向去想了,轉頭便與吳用道:“學究下樓一趟,便把那人的綢緞都買下來。”

綢緞永遠都是不愁銷路的,南方綢緞到得北方利潤更是巨大,翻倍不止。江寧府本就是出產絲綢的地方,此時江寧府內的綢緞都在拋售,鄭智手邊有大筆閑錢,全部換成綢緞存在這江寧府,等戰事妥定一並帶到開封府、汴梁城、大名府、河間府去,又是一筆巨大的進項。

吳用心思何其活絡,哪裏不明白其中深意,拱手起身就下去了。討價還價的手段,攻略人心的辦法,吳用自然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