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臣死罪!(第2/3頁)

趙纓絡點了點頭,等到身後宮女太監擺好條案瑤琴,又得幾張方凳放好,乖巧坐在一邊。

趙佶叮咚而起,技藝超凡,趙纓絡更是聽得如癡如醉,有詩為證:吟徽調商灶下桐,松間疑有入松風;仰窺低審含琴客,似聽無弦一弄中。

此詩出自蔡京之手,題於趙佶親畫《聽琴圖》中,畫作流傳後世為國寶。蔡京一手書法,也是極為瀟灑,蒼勁有力又不是失快意逍遙。

趙佶撫琴之時,老太監梁師成從小道快步上前,見得趙佶琴音正濃,只得在一旁恭敬等候。

片刻之後,趙佶手指慢慢離開琴弦,只等余音漸止,方才擡頭,看得梁師成也不理會,只問趙纓絡道:“瓔珞,可有感覺?”

“父皇彈得好,女兒差太多了。聽父皇彈完之後,女兒便是連再撫琴的信心也沒有了。”趙纓絡聽得琴聲已然有些自卑,想來也是花了大功夫去練習,但是差距還是挺大。

趙佶聽言笑道:“瓔珞不必氣餒,琴之一道,技藝只是基礎,技藝也是小道,沉迷與技法便落了下乘,樂音能通人心,撫琴也是由心而發,有感而彈。這琴音之中的停頓便如人情緒上的呼吸一般,感之所致,信手掂來即可,情緒到了,一切停頓起伏便是隨心所欲,以心而奏,也就能打動聽者之感,動聽一詞便是這個由來,動聽之感也是如此,是為大成。”

“女兒受教了,多謝父皇教導。”十三四歲的趙纓絡聽得似懂非懂,卻是也有感觸。

趙佶點了點頭,又看向一旁的梁師成,開口問道:“何事?”

“回稟陛下,朱勔求見。”梁師成老得須發皆白,回話之間,也把身體躬得比九十度還要多,這個一手遮天的內侍老太監,禮節之上不敢有絲毫怠慢。

趙佶聽得朱勔求見,面色一沉,心中似乎不想接見,猶豫片刻,卻還是開口說道:“傳到此處來。”

梁師成又是深深躬得一禮,回頭去叫朱勔。

朱勔一身官府,卻是風塵仆仆,顯然是剛到東京便來求見皇帝趙佶。隨著梁師成往艮嶽而入,心中膽戰心驚,南方之事,朱勔心知肚明,此時被皇帝招回來,是打是罰,朱勔一路之上都沒有睡好一個安眠覺。

一入艮嶽,朱勔便開始四處打量,不時也能看到眼熟之物,也看得朱勔慢慢升起一絲成就感,這個美輪美奐的艮嶽,一景一物皆是朱勔在後面勞苦奔走。看得這個艮嶽,想著皇帝趙佶在艮嶽召見自己,朱勔心思又慢慢安定了不少。

曲徑通幽,一處太湖巨石似乎擋住了去路,待得走近便是柳暗花明,轉過這巨石,不遠之處一棵松樹之下,趙佶穩坐。

朱勔連忙躬身快步上前,跪拜腳下磕頭說道:“陛下,臣有罪啊!”

霎時間便是涕淚俱下,本是嚶嚶而泣,隨後又是嚎啕大哭,大哭之間又能感覺朱勔似乎在壓抑自己的哭聲。一副情深意切,聞之動容。

趙佶就這麽看著跪在腳下的朱勔,一時間也不知說什麽。

“陛下,臣有罪,臣死罪!請陛下以臣之性命,平江南民亂,臣也算死得其所,不負陛下皇恩浩蕩。”朱勔一邊壓抑著自己嚎啕大哭的聲音,一邊涕淚縱橫說話。

趙佶聽言,終於開口:“江南為何有民作亂?作亂之人為何又要殺你?”

朱勔一聽趙佶語氣,已然知道事情並不如自己想象的那麽嚴重,忙道:“臣在杭州,一心為陛下辦差,只想陛下為國操勞之時,能有一個解除疲乏之所。江南這幾年,盛傳摩尼邪教,臣以天下正統道教之念,下令江南不準傳邪教之說。那方臘便是摩尼邪教之首,以邪法蠱惑百姓,造反之時,方才要誅殺臣。臣死罪,實在未想到邪教如此勢大,竟有造反之心,臣死罪!”

朱勔幾句死罪,話語半真半假。江南摩尼教是有的,但是方臘造反,與摩尼教並非有必然的聯系,方臘造反是借助了一些摩尼教的勢力,但是摩尼教本身也沒有能造反的能力,摩尼教從唐朝開始入中國,到得大宋也不過是極為小眾的教派。摩尼教對於方臘來說只是如江湖勢力一樣的小小助力而已。方臘造反,究其原因,自然還是花石綱的問題。

趙佶見朱勔,也就是要問清楚江南造反的原因,此時似乎也知道了答案,便開口道:“如今江南大亂,應奉局之事便先停了吧,等江南平定之後,你再往杭州接著辦差。”

朱勔實在沒有想到今天能這麽順利就逃過一劫,連忙拜謝道:“拜謝陛下聖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佶在這艮嶽,實在不願多理朝堂那些煩心之事,揮了揮手示意朱勔退下。朱勔自然如蒙大赦,起身行得一禮,趕緊後退而走。

朱勔退走,趙佶又開口道:“傳旨鄭智,朕以道君教主之名,命他剿滅叛亂之時,同時清剿蠱惑百姓的摩尼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