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恢復故都(第3/3頁)

金國中後期,國內物價漲到難以想象的地步,一個百人隊的士卒發餉,得用馬車拖錢去發。這也是宋朝反制金國的手段之一,應該也算是最早的經濟戰爭。

方臘收攏如此多的錢財,自然也是類似的道理。有錢買不到東西,物價越來越貴。好在方臘此時手中糧食不愁,也就不會真正爆發出危機。

道理極為簡單,但是能看破者,實在不多。方臘之所以在軍備打造等事情上越來越慢,就是因為正常的商業已經不能運轉。沒有了商業流通,方臘單靠自己,哪裏來的那麽多原材料?

經營之法,本就是富民才能強國。

河北滄州校場之中,一萬多新兵正在操練,鄆州齊州之地也在源源不斷送來新兵。

獨龍崗上三家也按時送來幾千漢子,白虎山二龍山之地也只留幾百人手駐留,精壯的漢子都已到滄州匯聚。

滄北之地,馬羊遍地,還有少許的牛。若是外地人到此,只怕以為自己是入了草原。

船廠之處,已經有三艘大海船已經快要下水,新造的海船與之前打造的兩艘截然不同,不僅船身更加狹長,揚帆的桅杆更多。船身兩側更是開了兩排窗口,這些口子建造之初就是鄭智親自交代設計的。

至於這些口子的用處,不言而喻,將來會是一門一門黑洞洞的大炮。海洋對於鄭智來說,太過重要,心中也有一份如此情懷。

李綱此時奔波在齊州各地,原本文弱的書生,如今已然曬得如黝黑的農夫一般。源源不斷的錢糧,慢慢支撐著滄州所有事情的運轉。

西北沙漠往西的瓜州西平府,西夏皇帝如今都城。

皇帝坐在宮殿之上,宮殿再也不似當初那般金碧輝煌,皇帝心中憋著一股氣勢,面目之中皆是憧憬。坐下百官羅列,今日朝議之事,實在重大,關乎西夏黨項的未來,整個國家民族的前途,就在今日。

大殿之上,也不似原來那般都是須發皆白之人。年輕面孔幾乎戰局了大半。

李仁忠、李仁禮。還有那西夏第一勇士李仁明皆在大殿頭前位置,已然身居要職。

皇帝李乾順從寶座之上站起身來,開口道:“宋之西軍,早已頹敗,種家老狗也不在秦鳳,正是奪回故都之時,眾位有何計劃?”

李乾順今日正是在朝議之上提出此事,必然就是老早有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