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家國大幸,社稷有福(第2/2頁)

慶幸的是一切都出乎預料的順利,頭前以為至少兩三個月的事情,此時一個多月就回來了,也為鄭智節約了不少時間。

童貫轉頭看了看不遠處囚籠之內的方臘,開口與鄭智說道:“鄭智,叫人把那方臘身上的龍袍脫下來吧,入得汴京,這一身黃金龍袍實在不妥。”

鄭智聽言,心思一轉,開口笑道:“恩相,為何要脫,依我之見,這一身龍袍正好,看似不妥,實際上極為穩妥,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童貫聽言一愣,心中一想,立馬明白過來,開口笑道:“哈哈……鄭智,你倒是越來越長進了,如此去見官家當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把方臘那頂盤龍黃金冠與大印都找出來,一並帶去面聖。”

鄭智此番想得確實顯出不少智慧,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大宋皇帝平常都不穿這般黃金龍袍,也不戴皇冠,歷朝歷代的皇帝,即便上朝,也不過是穿紅色官服,戴翅襆方冠。

若是趙佶看見方臘穿著這麽一身龍袍,不說帶來多少心理壓力,也更能暗示童貫功勞之大。

皇宮大殿,早已過了早朝時間,趙佶依舊與垂拱大殿正襟危坐,左右群臣一個也不少。太監早早就來稟報,童貫帶著鄭智馬上就要入皇城了。

得勝還朝,家國大喜。大宋似乎又恢復了以往的寧靜,這個國家表面上還是那般的祥和安寧。

童貫一臉風塵仆仆帶著鄭智大步入得朝堂,三呼萬歲。

“愛卿快快免禮,此番得勝,家國大幸,社稷有福。朕能有二位如此賢良,也是朕的福氣。”趙佶滿臉喜色,自從有了童貫,大宋兵威越發強盛,戰事越發順利,大宋一百多年從來未像今日這般揚眉吐氣。

“多謝陛下!”童貫直起身子,輕微看得一下左右,有人面色欣喜投來贊許的眼神,有人眉頭緊皺心中無感,也有人似乎頗為嫉妒。

童貫也不多看,稟道:“陛下,賊首方臘已被擒獲,就在大殿之外,陛下要不要把這賊首傳進來問罪一番?”

趙佶連忙答道:“傳!朕要親自問問他為何要造反,朕向來治國勤勉,百姓安居樂業,朝廷何曾虧待過他。”

鄭智聽言一愣,心中似乎想起了方臘在被俘之前也說要見趙佶當面對談,此時趙佶要見方臘的理由也是可笑。

方臘被綁縛上殿,一身黃金龍袍煞是惹眼,便是皇帝趙佶都看得一愣,張目不斷打量著這個身穿龍袍的虬髯大漢。

鄭智也看準時機開口道:“陛下,臣有東西覲獻。”

趙佶聽言方才回神,輕輕揮了揮手,一個小太監連忙上前接過鄭智手中的東西,給趙佶送去。

送上去的東西自然就是那盤龍金冠,還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大印。

趙佶左右翻看一下,心中大怒。指著下面還在左右打量的方臘怒道:“亂臣賊子,安敢如此逾越,豈不聞天道有數,正統居中,跳梁小醜竟敢窺視寶器,實乃罪無可赦。”

方臘打量一番左右,擡頭看著高高在上的趙佶,心中也是一愣,心中實在無法理解那端坐寶座之人竟然穿一身素服,看起來與平民無異。

“趙佶,成王敗寇爾,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你趙家寶器可是正統?天下德者居之,像你這般不顧百姓死活,只顧一己之私之人,哪裏有資格端坐於上。”方臘心中興許當真想過與大宋皇帝對談的場景,只是在方臘想來,自己會是那個勝利者,而趙佶是那個失敗之人。

雖然今日這般場景並非方臘心中所想,但是方臘的話語卻是沒變。即便自己得勝了與趙佶會面,大概也是這一番話語。

王黼聽言,上前怒道:“來人,快快掌嘴,階下之囚安敢口出狂言,給我打。”

大殿左右的軍漢連忙上前,便是要打這方臘。

童貫眯著眼看著一切,卻是默不作聲,心中反而還有些開心。反而覺得這般鬧騰挺好,越是鬧騰,越是顯出自己功勛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