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第2/2頁)

倒是李師師淡定許多,也見怪不怪了,比這緊張的場面李師師都見過,只道:“無事無事,男人便是如此,消停不了的,以後你就知道了。”

小嬋自是沒有聽懂,也不知李師師說的是啥,心中更是想不通為何平白無故的要這般犯險,在她看來這便是以命相搏。又道:“夫人,豈能拿性命開玩笑啊。夫人快快去勸阻一下。官人他們肯定都是喝醉了。”

李師師聽言笑了笑道:“無妨的,讓他們鬧就是,你去把琴取來,便與他們再助助興。”

小嬋又轉頭看得一眼,看得更是驚訝,驚訝得不敢回頭再看,急忙起身往大帳而去。

鄭智一口烈酒而下,看得正是興起,這嶽飛果然人如其名,雖然還少了一些臨場實用的經驗,卻是把一手寒星冷月槍法耍得大開大合,與林沖的路子完全不同,已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再看史進,已然慢慢落於下風,卻是也絲毫不顯倉促,手段百出,心態上完全沒有那種招架的想法,一心想勝。高手過招,常常是一招定勝負,上風下風的差別有時候也並不顯得多麽重要,心性也是重要的決勝條件。

魯達林沖兩人更是呼喊不止,還有無數叫好之聲。

東京城中,蔡太師府邸今夜也有來客,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個個都是朝中大佬。

蔡京一身奢華便服,今日宴客最重要的一道菜便是鵪鶉羹,也是蔡京最愛吃的一道菜。有流言說蔡京吃一次鵪鶉羹,便要幾百上千只鵪鶉,此流言也不知真假。但是蔡京喜食鵪鶉是真實的,蔡京奢華更是史實,奢華到連皇帝趙佶見到蔡京府邸回頭便開始整修皇宮。

一桌不過七八人,卻是也不多喝酒,淺嘗輒止。

今日宴會,目的自然是王黼。蔡京開始倒是沒怎麽發言,多是童貫侃侃而談。

“明日朝會,某便奏一事,河朔聚兵之費,所出何處。”童貫說道,便是要向王黼發難了,奏上去的事情自然是要解決,不可能說攻遼大戰不給軍費,至於這軍費哪裏來,自然不是童貫要操心的,而是王黼之職責。

蔡京點了點頭道:“童太師此合正合時宜,且看王黼小兒能不能變出錢來。內侍梁師成也該吃些苦頭。此閹本與我等相安無事,如今權柄日盛,竟然也要插手外官之事,當真以為自己可一手遮天。”

刑部尚書範致虛聽言,答道:“太師,李彥之輩在京東強奪民田,田畝高達三萬余。還杖斃良民上千,京東河北交界之地激起民亂,此事雖然已經壓下,卻是可以做一做文章。”

李彥便是那剛剛接任大內總管之人,這個太監也是膽大包天之輩,以官方名義強行把民眾之田並入西城所,為自己撈取利益,如此毫無顧忌的手段,可見這太監心中也是沒有一絲敬畏的。西城所便是朝廷管理官田的衙門。

“此事可奏,且看王黼是大義滅親還是要強行狡辯。”蔡京又答。一個人位置越高、權利越大。處理的事情自然越多,需要負責的事情也就更多。各方的利益平衡,各方的需求平衡,才是顯出一個高位者智慧與手段的唯一標準。

李彥與梁師成自然是一夥的,內官與外官從來都有利益沖突。蔡京對內官作出的妥協便是把中書省的許多職權間接給了梁師成。

李彥強取豪奪的事情只要在朝堂之上爆發出來,王黼立馬便被架在火上了,如何處理都不妥,不論怎麽處理,王黼也是要吃大虧的。當朝宰相去替一個內侍太監辯解,皇帝趙佶心中必然覺得這樣的方式不符合自己身為皇帝的利益。

神宗當朝之時,若是有人彈劾內侍,滿朝必然群起而攻之,神宗身邊內侍,李憲為首,頗為賢良,童貫入宮之時便在李憲手下。那個時候的內侍豈敢如現在這般逾越,王安石司馬光等人又豈能容宦官騎在頭上。

若是不替太監李彥辯解,梁師成又要黑臉罵這個王黼忘恩負義。

幾人又慢慢商討,臨近尾聲,蔡京說得一句:“這些事情不能一次上奏,只能一天朝會奏一件,便是如此長久讓這王黼為難,官家心中才會有日積月累之厭惡。”

眾人深以為然,各自點頭,又開始商量所奏之事先後。

嶽飛戰史進!兩人打得正酣暢淋漓。

忽然聽得不遠傳來琵琶之聲,正是那十面埋伏,樂音急快如瓢潑大雨。

兩人手中兵器都不自覺加快幾分,已然到得決勝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