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順與阮家兄弟(第2/2頁)

吳用連忙說道:“相公,這幾位正是當初梁山的水軍頭領,此人是張順,這個是阮小二,另外兩人是阮小五與阮小七。都是水中高手,今日特地帶幾人來拜見相公。”

鄭智聽言,打量了一下這四人,剛才還想著與這幾人素未謀面,此時再想,鄭智與這幾人還是見過面的,就在那梁山水泊的水面上遠遠見過一面,當初在滄州城外也見過面。隨即開口問剛剛說話的阮小二道:“不知某與你們兄弟有何恩德?”

阮小二開口答道:“相公殺了曾家一家老小,為晁蓋哥哥報得大仇,如此大恩大德,我兄弟三人沒齒難忘。”

鄭智此時才想明白過來,又看了看吳用,似乎也想明白當初吳用為何著急忙慌叫韓世忠入那曾頭市了,人總是要講一點感情的。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一絲的情義,也就不能稱之為人了。

鄭智見得阮小二一臉真誠模樣,心中也就受得下這一番感恩,開口問道:“梁山水軍,可以招攬多少?”

吳用聽言答道:“回稟相公,梁山水軍大多覆沒,都在相公於滄北的戰俘營裏面。頭領還有兩人,一人喚李俊,不知身在何處,興許也在戰俘營出。一人喚張橫,正是張順胞兄,此人已經回了江州老家。”

“嗯,過得幾日某要往滄北去,你們四人便隨行同去吧。明日且到城外造作廠處找一個叫淩振的人,先學習一些手藝。”鄭智幾語,也就把這四人安排了一番。滄北船廠建造的船只可不是擺設,阮家兄弟與張順大概也會安排在這些船上了。至於要學習的手藝,當然就是操炮。

吳用聽得鄭智叫這四人根他一起去滄北,自然明白是有差事,心中大喜,連忙答道:“多謝相公恩典。”

鄭智擺了擺手:“不需客氣了,你且回家再養幾日,也同去滄北。”

“相公放心,再過幾日,學生便能下地走路了,雖然還不能騎馬,坐車是可以的。”吳用開口答道,從鄆州回滄州,一路慢行,還在齊州,棣州停留了些時日,如今也養得差不多了。

清池城外,軍營校場擴大了好幾倍,五萬人已經齊滿,四處皆是軍令口號,此起彼伏。

城外不僅是軍營擴建了許多,還建起了許多民房,如今的滄州經略府如一個巨大的企業一般,開足了馬力生產,自然也有更多的人到滄州來討生活。從碼頭的苦力到建築工人木匠之類,應有盡有。這些人自然也要地方居住,城裏太貴,城外也就慢慢有人搭建簡易的房子居住下來。

鄭智帶著楊再興、嶽飛、牛大、老胡幾個親兵慢慢打馬在營中閑逛。一切都是有條不紊。

訓練場上多是隊列,新兵老兵皆有。有些新兵已經領到了嶄新的甲胄,更多的新兵還是一身麻布軍服,紅灰相間,頭上還有氈帽。

新兵選拔,自然也有制度,上等習馬習射,中等鐵甲步卒,下等自然就是輜重後勤。不論哪一等,基礎的訓練都是要合格完成的。

鄭智打馬一路慢慢前行,沒過一處也不多看,只是走馬觀花。有人認出路過的鄭智,自然上前見禮。沒有注意的軍漢,鄭智也不去打攪。

待得往東邊一路而去,遠遠看見一處巨大空場,場中幾百健馬飛馳,遠處還有馬廄,健馬無數。近處則是靶場,弓弦不斷。

正有一群未著甲胄的新兵圍在靶場一處。

從人群之中不時射出一支羽箭,百十步外,穩穩射中靶心,又爆發連連喝彩。

鄭智也是驚訝道:“新兵之中竟然也有人射術如此,某頭前倒是小看了天下人啊。”

旁邊幾人也擡頭在看,嶽飛接得一句:“相公,民間習射者極少,山間獵戶倒是有些高人。莫不是山裏出來的獵戶子弟?”

老胡忽然腳踩馬鐙站起身來去看,一支羽箭又從人群飛出,直中靶心,圍得緊密的人群又爆發出喝彩之聲,老胡也就看不真切到底是何人射出的羽箭。

“嗯,許是哪裏獵戶子弟聽聞招兵便下了山來……”鄭智心中倒是認同嶽飛所說,畢竟山裏艱苦,鄭智招兵的待遇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嶽飛又見得一支羽箭穩穩射中靶心,也開口誇道:“當真好射術,世間真是臥虎藏龍啊。”

一旁的老胡越是看不清,越是站起身來去看,還不自覺拍打幾下馬匹,馬蹄自然也就往前先行了幾步。倒是把一旁的鄭智給忘記了,自己一人打馬到得頭前。

鄭智看得老胡一人先行,笑道:“老胡,可是技癢要與這新兵比試比試?”

卻是鄭智不知,老胡興許認識新兵之中那射箭之人,所以才這般想看清楚到底是何人在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