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勤王之師(第2/2頁)

但是此事已然把趙佶這個人的思維邏輯顯示得一清二楚。鄭智不禁多想,這李乾順若是到了東京,是否也會是這個待遇?

若是趙佶一時高興,再把這耶律延禧又放回去了,割讓些土地,收些馬羊。鄭智這一趟便是無用之功。

鄭智想到這裏,眼神淩厲非常,往李乾順看得許久。看得李乾順汗毛都豎了起來。

“哈哈……此事好說,便請陛下先去休息吧。”鄭智忽然收了眼神,開口笑道。然後又轉頭吩咐牛大道:“把西夏皇帝請到後面歇息,多派些人手貼身保護著,不得有失。”

牛大自然又上前來押李乾順到後面去。這皇帝還真不能跟那些大臣關在一處,分開來關,也能防備許多事情。

李乾順一走,鄭智面色立馬嚴肅起來,開口道:“小乙,速去把黨項皇族所有男丁都清查出來,關在旁處。”

鄭智似乎起了殺意,只是一切還待回到大宋再說。殺與不殺,什麽時候殺,這些問題只有回到秦鳳才能決定,嵬名仁明麾下,還有無數黨項士卒,這個皇帝自然也要好好利用一下。

天色大早,瓜州城外隊伍綿延兩三裏。前後皆是鐵甲騎士,中間綁了幾千人。最頭前隊列之中,黨項皇族皆在鄭智身後跟隨。

再看瓜州城,已經空空如也,一座上萬人口的城池,忽然沒有了一個人煙,似乎也有些駭人。

東回之路,再也不像頭前那般急趕。這些幫串綁在一起的達官貴族,行路的速度也快不起來。

這一趟回程,按照這個速度,一月不止。

再入玉門關,鄭智才有心思好好打量一下這個地方,關口已然成了土丘,綿延到天際盡頭的城墻脈絡還清晰可見,只是城墻也成了一道土坎。

從土坎而上,並不費力,輕松已過。這個地方曾經是華夷的分界線,如今再也不復當初的作用了。

燕青讀了不少詩書,此時愜意之下,開口調笑道:“相公,聽說這玉門關原先叫做小方盤城,是有一個走商感謝上天大雁指路,便把寶石放在了城頭之上,所以才叫玉門關的,也不知有沒有此事。”

傳說中玉門關的由來,也就是這兒一個小小的傳說故事,一個行商迷路了,得了上天大雁的指點,大雁叫他把手中的寶石放在了玉門關的城頭之上,以此得名。

“民間傳說而已,且信且不信,玉門之名,許是關外昆侖山下出產美玉,由此地入得中原,所以得名玉門。”鄭智答道,新疆玉乃玉中極品,多由此處進關。

“相公,這個地方好啊,大漠孤煙總在詩詞之中,今日一見,名不虛傳。”燕青是文藝青年,自然多了文青的心思,感性所在。

鄭智聞言笑了笑道:“你既然喜歡這個地方,以後便派你到此處來築城。”

“好,一言為定,若是有這一天,相公一定要多派些兵馬,且讓我再往西去看看,聽聞西域大小國家無數,到時候抓他幾十上百個皇帝回來。”燕青倒是相信鄭智的話語,心中大概也有憧憬。

鄭智笑而不答,感覺拉著韁繩的手背忽然一冷,擡頭看了看道:“終於下雪了,不知靈州那邊是不是也在下雪。”

寒冬終於來了,雪一下便是彌漫整個大地,嵬名仁明也將陷入絕境。

楊可世上前來道:“相公,這邊下雪了,沙漠以東必然也要下雪的,黨項人的好日子到頭了。”

鄭智點了點頭,回頭去望了望綿延無數裏的漢唐長城遺跡,邁步往前而去。

頭前幾員斥候騎馬相向奔來。

“報……前方發現黨項騎兵,五千左右。”

鄭智聽言也不慌張,回頭看得一眼不遠處的一架車廂,裏面正是李乾順。

李乾順聽得話語,也探出頭來。

鄭智轉頭,淡淡說道:“嵬名仁明倒是心思堅硬啊,瓜州告急,只派了五千人來救,這西夏的皇帝陛下在嵬名仁明心中原來這般不值錢。倒是忘記了,這嵬名仁明豈不也是姓李。”

這一句話語自然是說給後面李乾順聽的。嵬名也就是李,李便是皇族。李就能當皇帝。此乃誅心之語,陷嵬名仁明於不義之中。

李乾順聞言,又把頭收了回去。

鄭智也不再回頭去看李乾順的反應,只道:“往前去,且看看是誰這麽忠心,不遠兩千裏路途回來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