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遼人蠶食迫戰(第2/2頁)

但是鄭智內心之中卻不是這麽個想法,這個糜爛大宋,本來就沒有多少能打的軍隊,先不談士卒的生存問題,也不說是否仁義。就說這支剛剛吃飽了幾個月、恢復了幾成戰力的強軍,就這麽煙消雲散了,鄭智也是不願意看到的。

何況這支強軍如今對自己更多了幾分尊重,便是這種事情也來信西北請示自己的意見,鄭智便更不願意西北卸甲這種事情再度發生了。

想了許久,鄭智忽然開口道:“快馬回信過去,就寫六個字,遼人蠶食迫戰!”

吳用聞言,心中稍一思慮,已然聽懂。鄭智這六個字的意思就是讓西軍與北方草原上的部落開戰,草原上的部落雖然不是契丹人,但是名義上都是受到遼國統制管轄的,雖然這些部落並不一定聽從遼人的命令,但也是名義上的遼國人。

西軍與草原部落開戰的原因就是鄭智說的六個字,是草原人蠶食西夏土地,被迫開戰。

這個理由送到東京,自然是可以延緩卸甲之事的,但是這個理由也要付出代價,倒不是打仗的代價,而是糧餉的代價。

吳用憂慮此事,開口問道:“相公,西軍糧餉怕是不好解決啊?東京可不會送糧餉去西北。”

糧食不比金屬或者錢財,金屬與錢財是可以一代一代積累的,積累千年都可以。大宋的鐵與錢,絕大多數並非大宋朝生產的,而是整個千年歷史慢慢積累下來的。一塊生鐵,今日可以是刀,十年後可以是鍋,百年後還可以是鋤頭,千年後可能又成了兵器,雖然有銹蝕的輕微消耗,但是金屬這種貴重之物大多保存得當,也是可以千年反復使用。

但是糧食不同,不能久存,幾年的存糧就已經不能果腹了,糧食不是積累品,而是年年種植收獲的東西。這種東西,便有局限性,有時候甚至是有錢也難以大量買到的。

就像如今,江南兩浙的大糧倉剛剛經歷戰亂與搜刮,糧食產量急劇下降,只要不到明年收獲的季節,糧食便是越來越少,真有可能花錢都不一定能大量買到。

“此信指明折可求親啟,折相公老成持重,心中必能計較清楚,劉正彥銳意進取,必然會按照此法行事。如今西軍馬匹有多,西南有吐蕃諸部,西邊有回紇人,北有草原蠻人。這一兩個月,經略府再多支援一些糧草過去,其余的,便讓他們縱兵劫掠,一個部落之牲畜,便可輕易讓大軍吃上一兩個月。”鄭智想得極為透徹,遊牧之民,糧食匱乏的原因是不能殺雞取卵,不能到了冬天就把自己的牲畜都宰殺了吃掉,反而要保證牲畜種群的旺盛,但是西軍沒有這個限制。

往北往南往西,吃遍遊牧。吃了遊牧部落的牲畜,不論有沒有屠殺之事,對於這些部落也是毀滅性的打擊。

鄭智想法簡單,與其這般等候糧食,不如縱馬肆虐而去,遼人如今自顧不暇,草原上又是散沙一樣的部落,這些從來都沒有進過草原的軍漢們,此時便往草原而去,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漢唐之時,這種事情多了去了,大宋再做,也是無妨。人不能讓慣性的思維局限住,折可求得了鄭智的這幾個字,必然也會醍醐灌頂一般。這件事情,一是勇氣,欺騙朝廷的勇氣,二是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

“相公此法乃絕頂之策也,學生自愧不如,實在佩服。”吳用心中也是驚訝,更有佩服,對於吳用來說,還是思維格局的局限,不如鄭智的便是不能站在更高層次看待世界,而是還局限在大宋這一畝三分地,心中更多的還是想著朝堂官家與鄭智的河北。

幾百年胡人南下,從晉之後,到得如今,胡人在軍事上從來都是優勢地位,不論是五胡十六國,還是如今的契丹。漢人都在防守的位置之上,草原上則是一次一次崛起新的強大力量,主動往草原進軍,除了唐以外,幾百年來,大多時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