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比耶律大石者,世間罕見(第2/2頁)

魯達展開聖旨看得一眼,卻是不慌不忙,又把聖旨卷了起來,開口說道:“帶著這些人一起走!”

大軍又開始啟程,往恩州而去。

待得夜裏紮營,大帳旁邊一處營帳之內,十幾個漢子揮著鋤頭就在營帳裏面掘出了一個大坑,裏面七八具屍體橫七豎八,被埋得嚴嚴實實。

當夜就有一千余騎兵脫離了大隊人馬,飛奔出寨,連夜趕路往大名府。

第二日下午,繁忙的大名府忽然被戒嚴起來,幾個忙碌的城門,全部緊閉起來。

魯達已然到了城內,河北與京畿,從這一刻起,開始被切割開來。東京之命,再也進不得河北。

再過兩日,往西磁州、邯鄲、相州,皆是城門緊閉。城內都出現了鐵甲。

京東西路,山東境內,濟州城也開始關閉城門,城頭之上,也有幾百號從滄州來的鐵甲。

東京往山東河北的大道,皆已不通。割據之勢,已然開始。

郭藥師也隨著鄭智渡過涿水,開始北上。走在隊列最前頭的常勝軍,八千余人甲胄倒是比較齊全,但是也少有鐵甲。隊列也並不十分齊整,卻是這些軍漢身上也有一股殺氣,比之州府禁軍強了太多。

郭藥師卻在鄭智身邊,沿路給鄭智介紹著局勢與情況,也介紹著燕京的情況。

“燕京城到居庸關有多遠?道路如何?”鄭智開口問道。

“回相公,北出燕京城,一百三四十裏就到居庸關,大道也較為好走。”

“北出燕京到松亭關(喜峰口)多遠?到得古北口(密雲北)多遠?”鄭智慢慢去問,此時的鄭智已然就在考慮長城的問題,燕京以北幾處重要的堡寨。

“松亭關約四百裏,古北口約三百裏。相公若是想問金人之事,末將也知曉許多。此時女真已到北安州(承德西南),前鋒已在松亭關處,若是松亭關一破,金人越過古北口,可破檀州(密雲),順州(順義),兵臨燕京。若是金人在西北方向打破居庸關,便可直入燕京。”郭藥師心中大概也明白了鄭智所問,也多分析了幾句。

其實這一帶的長城,還並不十分完備,不如明朝那麽修繕得極為整齊,但是燕京之北,本來就多是重巒疊嶂,許多關口倒是極為齊整,屏障之勢也已形成。

其實明朝之後極為完備的長城之中,那些在險峻山頭之上的長城,真正禦敵的作用並不十分明顯,主要的作用是傳遞軍情與互相救援。

烽火台便是傳遞軍情之用,崇山峻嶺上險峻的長城還能發揮最短的道路作用。大軍可以在山頭之上快速移動,救援受攻擊的地方。而不是在山間小道蜿蜒而行,如此能節約大量的時間。當然也是可以抵禦小股滲透的敵人。大軍翻山越嶺是不現實的。

所以真正發生戰爭的長城,還是那些關口,關口才是要道。

鄭智聞言只道:“如此說來,若想擋住金人,還是以古北關口為要。其次是出居庸關往歸化(宣化),如此一線布防,金人便難以南下了。”

郭藥師聞言頓了頓,接道:“相公所言極是,要想與金人南北而治,必然要保住重要關口,遼人必然是守不住了,相公若是取了燕京,可快速帶遼人國書往北,接管關口。金人應該不至於與相公開戰。”

鄭智點了點頭,也不再多說這個問題,又問道:“燕京城內,何人主事?領兵可還是耶律大石?城內大致有多少兵馬可戰?”

郭藥師思慮片刻之後,答道:“相公,燕京除了耶律淳,便是蕭幹主事,領兵之人應該也是蕭幹,到得燕京,耶律大石大概是做不了主的。蕭幹如今乃樞密使,統領諸軍。又是蕭妃之兄。此人極為善戰,不比耶律大石。城內能戰之兵,恐怕不過兩萬,至於能幫助守城的民眾,便難以預料數目了。”

郭藥師對於剛剛這個大敗而回的耶律大石有些看不上,此時的耶律大石這麽一敗,被人看不上也是正常。郭藥師的意思顯然是在提醒鄭智不能大意,不能小看了燕京城內的遼人。

鄭智聞言,笑了笑道:“能比耶律大石者,世間罕見。”

郭藥師不明所以,只以為鄭智是在變相誇蕭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