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忠心如你,世間少有了(第2/2頁)

種師中其實早就想對自己大哥說出這番有些大逆不道的話語了,卻是又怕說出口讓自己大哥不高興。直到此時,終於一口氣全部說了出來。種師中對於之前許多事請的憋屈,也一並從這個態度之中爆發了出來,對於朝廷的不滿絲毫沒有壓抑隱藏。

種師道聞言,停住了腳步,回頭看著種師中,面色上皆是驚訝,之前只以為自己這個兄弟只是軍漢脾氣耿直了些。實在沒有想到自己這個兄弟心中其實早有不忿與不滿,更沒想到他還把這種不滿與憤怒赤裸裸的表現了出來。

“師中,我種家世受皇恩浩蕩,家國大難之際,豈能坐視不管?”種師道已然有些苦口婆心,兄弟二人在這個問題上已然有了分歧。

卻是這個大宋朝,也只有種家兄弟二人提前能預測時局可能的發展方向,也是種師道第一次說出了“家國大難”這個詞語。滿朝諸公,顯然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大宋朝即將遭遇大難。

沒有任何一個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沒有任何一個人覺得鄭智會逍遙法外,只覺得鄭智伏誅是遲早的事情。這個大宋朝,還會是那個繁華安寧強大的大宋朝。與大宋朝作對的反賊,必然不得人心,天誅地滅。

“哼!世受皇恩?大哥,你為國領兵,忠心耿耿,功勛無數。為何臨了獲罪東京,連你我住的房子都要鄭智接濟?皇恩浩蕩啊,不知世代忠心的種家先祖在天有靈,會不會覺得可悲可嘆。”種師中說完,快步往前走去。

只留種師道一人還在原地站著,面色痛苦、糾結、悲哀。一個人遭受的最大的打擊,莫過於最親密之人對自己的否定。

撐起這個大宋朝統治基礎的是士大夫階層,這個階層裏,貪生怕死自私自利者有許多,忠君愛民死而後已者有不少,蒙受冤屈憤憤不平者不缺乏。

這才是人間百態。種師道便是那個有堅定信仰之人,不論心中有如何委屈,還是願意為國盡忠,或者說嶽飛也是這一種人。此事不存在對錯,只在各人的選擇。

如今的大宋朝,也並不缺乏這種人,許多人的忠心相對來說其實更應該得到表揚與傳承,就如嶽飛的故事被傳頌千年一般。人們一方面欣賞褒獎嶽飛的“精忠報國”,一方面為他的冤死而感到極為的惋惜。

卻是站在鄭智的角度來說,這些人興許會是障礙。愚也好,忠也罷。世間之事,永遠不是只從一個方面與角度就能說清道明的。

待得種師道第三天再一次跟著蔡京登上將台,身上還殘留的一分英武與幾分儒雅,都已一去不返了,已然成了一個佝僂模樣的老頭。

種師中看得心酸不已,上前伸手去扶自己的大哥,口中說道:“大哥,大公無私,忠心如你,如今這世間少有了。”

種師中這句話語自然是誇,卻也是心酸。

種師道回頭看得一眼種師中,面色舒緩不少,心中也升起了一點暖意。兄弟二人,終究還是兄弟。

蔡京站在兩人頭前,又是一副意氣風發的模樣。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敢死之人,十來萬裏總能拔出幾個,一份加官晉爵的希望,一份一朝暴富的希望,總能讓一些膽大之人願意為之舍命,不論是不是真的敢死,總有一些人想搏上一搏。

四千多敢死之士,也湊出了四千套鐵甲頭盔,還湊出了四千柄鋒利的兵刃。這回倒是安排得妥當了一些,排了簡易的戰陣,也交代了節省體力到三百步時開始沖鋒。

蔡京便要靠著這四千敢死之士,擊敗鄭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