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土地之變、以士為商(第2/3頁)

“相公所想,自是不差。卻是讓原來那些地主之家出門行商,怕是有許多人並不願意。”種師中一邊點頭,表示心中認可,卻是又有擔憂。

“不願意便讓他們坐吃山空,願意的自然賺得盆滿缽滿,初期必然艱難,有人得利之後,效仿者自然多了起來。若是有其他想法的,那便試試某屠刀利不利。”鄭智知道種師中的擔憂,卻是這件事情只能落到種師中頭上去做,鄭智身邊,能肩負如此重任的也只有種師中這般沉穩老練之人。

這些事情鄭智也想到了一個開始,轄下還有幾個大戶可以首當其沖,第一便是大名府首富盧俊義,第二便是獨龍崗上的三家。這些人自然是要在鄭智計劃的最開始的。便是土地改革,首當其沖就是獨龍崗。祝家、扈家、李家,只要舍了土地,必然要得到更大的利益。盧俊義倒是早早就把土地都賣得差不多了。

種師中聞言,感受到鄭智的決絕態度,也明白了一些事情的對策,也沒有其他事情再去多問,余下的事情自然是看種師中的手段了,鄭智也把上萬的軍將給了種師中調撥。如此官場巡查與土地改革並行,雙管齊下,雷厲風行,便是避免夜長夢多。事情越拖,便是越難施行,此時鄭智初掌大權,正是翻天覆地的時候。

便聽種師中又道:“開府封官之事,也該盡快。如此也是安穩軍心。”

種師中老道,便在於此。出生入死之人,大多等著鄭智安撫,安撫之法,無外乎升官晉爵。士卒要收心,軍將之類,更要收心。

鄭智點了點頭道:“此事已在計劃,不得多久便會完成,到時候舉行一個開府儀式,儀式之上,便宣布加官晉爵之事。”

種師中今日該說的事情,倒是也說完了,便道:“那下官便先告辭,著手土地之事,人員調撥,還請燕王多多操持。”

鄭智點了點頭道:“此事某再與李綱商量一下,讓李綱配合與你。土地之事,便隨巡查之事一起,巡查到得何處,土地之事便跟到何處,如此互相配合,必然事半功倍。”

種師中點了點頭,起身告辭而出,便是去點校上萬的兵馬。心中也知曉,兵馬是這件事情成功的基礎。

鄭智也跟著起身,時辰已然不早,午飯在即,鄭智便往後衙而去。

待得鄭智入得後衙,鄭凱又是飛奔而來,這回鄭凱一臉愁容,也不說話,只是跟在鄭智身邊轉悠。

鄭智卻是也覺得奇怪,開口問道:“凱兒為何愁容滿面啊?”

鄭凱擡起自己紅腫的手,在鄭智面前晃了晃,依舊不發一言。

身邊的小嬋自然要替這小乖官說話,開口說道:“回稟王爺,小乖官今天早上被李相公打了板子,不知打了多少下呢,把手都打腫了。”

鄭智聞言一笑,便道:“為父小時候上學堂,也被老師打過板子,過幾天就好了。”

鄭智所言,還好沒被渭州的街坊鄰居聽到,否則便成了一個謊言了。

鄭凱這回卻是無話可說了,最後一點希望也破滅了。小嬋也只得一撇嘴,不言不語。

鄭智看了看兒子,又問道:“今天先生教了些什麽?”

鄭凱有氣無力答道:“教了論語。”

“論語好,論語乃聖人之言,論語便是為人處世的智慧。人要聰明,便要多學智慧。背來與為父聽一下。”鄭智笑道,便是檢查作業的意思。

鄭凱無法,隨著鄭智往裏面走著,口中只得背了起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鄭凱所背,自然是論語第一篇。鄭智也學過這幾句,便問道:“先生可有解釋給你聽?”

“先生解釋了呢,說學東西要勤學苦練,時常復習,這樣才學得好。交朋友要有情有義,志同道合,這樣才能有聚集人心,成就大事。若是別人不了解自己,不能因此而生氣,這樣才是君子。”鄭凱答道,話語也是簡單。

卻是鄭智聞言面色一變,前後兩句的解釋倒是無妨,卻是中間這一句的解釋,顯然不一樣。便問道:“可是李先生這麽跟你說的?”

鄭凱不明所以,點了點頭道:“先生這麽與孩兒說的。”

鄭智聞言點了點頭,也不在多問。卻是李綱的心思便在這一句簡單的解釋上表露了出來。李綱顯然沒有把鄭凱當作一個普通的學生教導,而是參雜了上位者的心術,甚至說直白一點,便是帝王心術。

這表明了李綱心中所想,便是已經準備一條道走到黑了。

“父親,朋友是什麽啊?”鄭凱開口問道。

鄭智聞言,笑道:“老胡伯伯的孫子好像要出生了,以後老胡伯伯的孫子便是你的朋友。”

鄭凱聞言一笑,便道:“那是不是以後對待老胡伯伯的孫子就要有情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