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倒行逆施,搶奪之賊(第2/2頁)

方石頭往右邊指了指,領頭的騎兵漢子拱手答謝,調轉馬匹就走。

方石頭看得情況,回頭說道:“老七,你在這裏看著甲胄,我等跟著去看看。”

眾人隨著方石頭便走,跟著十幾個騎士身後飛奔。

便是那被喚作老七的少年漢一臉哭喪,眾人皆走了,卻是把他留在這裏曬甲胄。

走不得一兩百步,騎士打馬而停,上得宅子門口,便是拍打。

出得一個小廝,見得門外一眾軍漢鐵甲,卻是話也不說,直奔往宅子之內,便是去請家中的主人。

隨即一個留著山羊小胡的老漢走了出來,一身絲綢,紅光滿面。

騎士身後的一個文書漢子便走上前來,皺眉問道:“你是方德才?”

老漢見得這文書漢子,態度都是不差,拱手笑道:“在下方德才。”

文書漢子也不答話,只是低頭在手中一摞紙張之中翻找,翻得片刻,抽出一張遞了過去,口中說道:“經略府文書,燕王之命。三日辦好,不得有誤。”

方德才連忙接過紙張,看得一會兒,內容再簡單不過,便是把家中所有的地契三日之內交到南皮縣衙,逾期不辦者嚴懲不貸。

方德才自然是看得懂文書的,卻是面色一變,開口說道:“豈有此理,如此強取豪奪,還有沒有天理了?”

文書漢子也不答話,轉身就走,這一路也不是一戶兩戶,也懶得再費口舌。

便是那領頭的騎士漢子也回頭翻身上馬,只留一句話語:“三日內沒有辦好,某自會提刀上門來拿你下獄。且知好歹。”

這一隊騎士已然調頭遠走。唯留方德才面面相覷,還有些摸不著頭腦。

卻是趕來的方石頭猜到了大概,開口說道:“方員外,我家燕王之命,你且好好操辦,免得一番罪過。”

方德才看了看門前幾十個圍觀少年,心中氣憤不已,開口便道:“倒行逆施,搶奪之賊。我方家歷經五代,才積攢下來這份家業,卻是這燕王竟然一紙文書就要奪了去。世間哪裏有這般道理,王法何在,天理何在?”

要說這世道,為富不仁者,其實並不多,只在少數。因為讀書人也重名聲,家大業大了,也多會捐橋修路之類,如此獲取好名聲。有饑有荒,施粥救人的也不少見。

奈何一個大變革,便也少不得要觸犯許多小利益。富貴人家,雖然也是先輩努力,讀書得官之類。但是本質上的財富積累,剝削過於嚴重。

幾畝田,幾個勞力,一年到頭。卻是只能獲得少部分的產出,只能勉強養活家口。在勞動本質上便是不公平的。對於國家而言,偷漏賦稅,也是人人在做的事情。

這並非是地主們真的十惡不赦,畢竟千百年來就是這麽幹的。只是鄭智帶來的變革,過於巨大。已經無關個人對錯了。至少鄭智並非真的抄沒家產充公,而是只收土地。

方石頭聞言,面色大怒,指著方德才喝道:“且再罵一句試試,看爺爺能不能打爛你的嘴。”

方德才正要出言呵斥,這村裏之人,從來都恭恭敬敬,卻是被這個小子出言不遜,哪裏能忍。

但是當方德才正要開口斥罵的時候,見得門口幾十人,人人挎刀拿槍,個個都是怒目而視,便把方得才的話語憋了回去。這些本就是浪蕩少年人,而今又是提刀的廝殺漢,哪裏管得那些。若是這些少年人的父輩,必然不會如此無禮。

也是這些少年漢聽不得有人出言辱罵自家的燕王殿下。沒有直接動手打人,便也是留了臉面。若是旁人,只怕早已動手了。

方德才收回了擡起來準備指點的手臂,嘆得一口氣,轉身入得寨內,大門緊閉,面色既有慌張,又有為難。

門外的一眾少年漢,倒是心情甚好,說笑之間便往村口而回,去尋自己曬著的鐵甲。然後準備到鎮子裏買酒買肉。

整個河北燕雲,處處如此。卻是燕雲之地順利不少,因為鄭智在燕雲的威勢更甚,大多數人面對刀兵,只有戰戰兢兢,也無人可以依靠。

卻是這河北之地,告密彈劾的文書,已然如雪片一般飛向東京。便是許多人還指望東京的官家能為自己做主,能阻止燕王殿下倒行逆施,強取豪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