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把長槍撿起來,上馬(第2/3頁)

李幺狗淺笑幾聲,也不多言,寫畫的間隙,也拿起水囊喝了幾口。待得畫出了最近路過的二十多裏地的地形地貌,李幺狗又把紙筆收好,去洗凈了硯台,方才拿出面餅開始吃,也還有一些熏肉幹,甚至還有一點點味重的肉醬。

這個夥食已然相當不錯了,雖然沒有熱飯食,但是這些食物搭配在野外也能足夠保證軍漢們所需要的熱量。

待得吃罷,李幺狗走到馬匹旁邊,緊了緊馬鞍,擡頭看得一眼不遠處的草丘,忽然發現了一排黑點,四五十人。

“他媽的,達旦的遊騎。”李幺狗一聲大喊,翻身上馬,取過馬背上的鐵盔戴好,又是取弩,又是取箭。

左右十幾號軍漢完全不需要任何命令,皆是上馬備戰。

便聽李幺狗冷言說道:“且不戰,往後退一點,讓他們從草丘上下來。”

李幺狗經驗十足,敵人居高臨下,便不宜作戰,往後退便是等敵人從草丘上沖下來,到得平地之上,才是作戰的時機。如此也是為了查看敵人身後是不是還有援軍。

話語說完,十幾號軍漢打馬回頭,速度不快不慢往回撤。

果然,草丘上的四五十騎飛奔而下,便是來追。

李幺狗一邊跑一邊回頭去看,待得奔出幾百步距離,見得敵人從草丘到了平地,又見草丘之後並未再出現敵人的騎兵。

便聽李幺狗大喊一句:“繞一圈調頭,沖過去。”

李幺狗甚至顯然知道此時不能再停馬調頭,而是直接繞圈調頭,保持馬速。馬速十分重要。

十幾騎開始急速繞圈,不得片刻已經調過頭來。

不遠處的達旦人見得前方的漢人竟然不逃跑,反而調頭過來了,似乎也極為欣喜,四五十人口中爆發出各種呼喊之聲,直沖而來。

“聽某口令!”李幺狗一邊張弦搭箭,一邊大喊。

左右軍漢皆在準備,眾人目光之中帶著冷意,能出來當斥候的,哪個不是軍中好手。

弩弓平端在手,健馬邁開蹄子飛奔。

達旦人披頭散發,也開始拿弓準備。

“放箭!”李幺狗一聲大喊,十幾支羽箭騰空而起。

頭前已然有三四個落馬倒地。

弩弓的射程更遠,達旦人的弓卻還未發力。待得李幺狗又發一輪,再射倒三四個人,達旦人的箭矢才開始發作。

箭矢擊打在鐵甲之上叮當作響,疲軟而落。

“平射,平射一箭之後舉槍!”李幺狗的命令絲毫沒有差錯,距離近了,平射更好。平射的弩弓更能保證準度,比拋射精準許多。再近就要準備肉搏了。

一輪箭去,又有七八個達旦落馬。平射的瞄準讓準度提升了一倍。

此時達旦人的箭雨也落了下來,李幺狗直覺得肩頭一痛,轉頭看得一眼,卻是也絲毫沒有擔心,而是伸手直接把羽箭拔了下來。

顯然黨項人的弓威力差了許多,即便這麽近的距離,依舊只是堪堪破甲,只傷了皮膚,便也算不得受傷。

弓弩已下,長槍在手,緊夾馬腹,身形前傾,蓄勢待發。

眼神緊盯一個達旦人的胸腹,健馬相向而行,速度極快,兩人相遇只在瞬間,出槍的時機便極為重要,早了敵人能夠從容應對,打偏槍頭或者直接仗著嫻熟的騎術避讓過去。

晚了,那便會先受到敵人的攻擊。

看似簡單的出槍,就在那一瞬間,便是一個士卒全部的經驗與實力。

達旦人多持馬刀,馬刀微彎,便與劈砍。其實真正的騎兵,刀並非最合適的兵器,長槍馬槊才是首選。

微伏在馬背上的李幺狗,長槍閃電刺出,直奔一個身穿牛皮甲的達旦人而去。

長槍槍尾被李幺狗緊緊夾在腋下,一股巨力從槍頭傳到槍尾,也就證明了李幺狗這一槍精準的紮到了敵人身上。

巨力傳來,李幺狗並不再去使勁,以免自己被這反震巨力推倒下去,而是趕緊松了緊夾的腋下,手臂快速往後。

感受到巨力的那一瞬間,槍頭已然透體而入,此時便該趕緊順勢往後拔出長槍。即要保證自己穩坐的身形,也要快速讓長槍與敵人的身體分離。

馬上交戰,最怕拖沓。若是此時還加力去刺,要麽自己被反震之力推下馬背,要麽就是長槍回不來,再來一個敵人便是末日。一個嫻熟的騎兵,經驗就在於此。

斥候的相遇,大多時候都會爆發戰鬥,消滅敵人的斥候,也是斥候主要的差事之一,只有消滅敵人的斥候,也是消滅敵人的眼睛。

連刺兩人的李幺狗,已然出得戰陣,回頭再看,敵人又有十幾號倒地。卻是也有一個鐵甲被敵人擊落馬下,正爬起身形,甩了甩摔得昏懵的腦袋邁腿往前狂奔。幾十騎的對戰,馬蹄稀疏,便是這個鐵甲能逃得一命的原因。

李幺狗見得身後正在奔跑的漢子,連忙把長槍往地上一扔,又拔出腰間長刀,割開身旁備用戰馬的連接繩索。口中大喊:“把長槍撿起來,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