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朕還要畫一幅《千軍萬馬》圖(第2/2頁)

趙佶看了看種師道,拿起書信又讀了一次,慢慢坐下身形,也示意種師道落座。

便聽趙佶開口問道:“種卿此來,什麽時候回京?”

“回稟陛下,臣打算招了五萬人便先行操練月余,招滿十萬就啟程北上。到得東京再行操練,有得十萬精兵,才可與鄭智爭鋒。”種師道開口答道,也在與皇帝陛下趙佶解釋。

“鄭智當真如此勢大?”趙佶又問。

“陛下,鄭智兵威之盛,古今少有。其麾下不止有西軍強兵,還練有幾萬鐵甲,還有黨項騎兵為其賣命,如今只怕還有草原上的達旦人為其驅策。將來戰陣之上,只怕是幾萬騎兵來去縱橫。難以匹敵啊……”種師道對於軍事上的事情,從來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趙佶聞言搖了搖頭,又嘆了口氣:“唉……最近朕想了許多,想當初種卿與西北禦黨項大敵,想當初鄭智過拒馬河攻入遼國腹地。如今已有結局,便是這些結局,無不證明朕當初是錯的。黨項已滅,遼國也亡。朕從未上過軍陣,卻是偏聽偏信,不聽將帥之言,非要聽那些文人之言。後悔晚矣……”

趙佶話語後悔不已,聽得種師道更是涕淚俱下,一個皇帝當面認錯,還有什麽能比得上這份恩德。

“陛下,往事已矣,臣心中從未怪罪過陛下。即便天子有錯,也是天子身邊的臣子奸佞,蒙蔽了聖意。而今西夏與遼國皆亡。面前不過一個鄭智而已,鄭智兵威再盛,臣也有禦敵之策,陛下放心,我大宋必然千秋萬代,強盛繁華。”種師道一邊說話,一邊抹著眼淚。老臣之心,必是鞠躬盡瘁。

趙佶能在此時說自己錯了,興許也是真有反思。更多的也是在拉攏種師道的心。趙佶也知道種師道麾下將有十萬大軍,十萬大軍意味著什麽?十萬大軍就意味著趙佶能穩坐龍椅。

“鄭智如此兵威,不知種卿可否詳談禦敵之策?”趙佶語氣已然是商量的語氣,更是放低姿態的問話。

“這是自然,禦敵之策豈能不稟奏陛下。鄭智騎兵強橫,如當初黨項一般。但是西軍對黨項,勝多敗少。其中最主要的戰術就是倚仗堅城而守,敵打不破城池自然退去,此時便可往前推進。與鄭智戰,便也可用此法,堅城而守,防守反擊。只要守住城池,鄭智屢屢受挫,必然一退再退,軍心渙散之下,便是機會。”種師道慢慢解釋著,以前種師道從來沒有這種機會與趙佶面對面解釋著作戰方略。也造成了臨陣換帥之事。如今種師道也是吃一塹長一智。

趙佶聞言點了點頭,開口說道:“種卿可否早日北上回京?”

趙佶此時這些話語,便也是為了這最後一問。試探了種師道的態度之後,趙佶已然心安不少,回京的顧忌便也少了許多。如今鄭智的問題種師道也說了可行的解決之法。

趙佶心中的擔憂,已然去了大半,少了擔憂,趙佶便也只想快點回東京去。便是種師道招兵的事情,趙佶都好了幾分注重。

種師道聞言一愣,也明白趙佶有些迫不及待了,思慮片刻,答道:“陛下,早點回京也未嘗不可,招滿五萬人,操練月余之後,便也可先行回京。兵刃甲胄軍備多在東京,軍糧也在東京,回京操練必是事倍功半。淮南新招的兵丁,只需讓當地衙門源源不斷送到東京即可。”

趙佶聽得種師道話語,連忙又問:“如此,多久可以啟程?”

“城外招兵之處人滿為患,以此推算,兩月左右,便可啟程北上。”種師道答道。

趙佶聞言面色已然有笑,開口道:“好,兩月之後,朕便隨你回東京去。”

種師道聞言又躬身行禮,口中說道:“臣這就去操持招兵之事,盡快隨陛下啟程北上。”

趙佶也不再多說,只道:“種卿先去忙,晚間來此,朕備下酒菜等候,今夜與種卿一醉方休。”

種師道聞言直感覺心中暖暖的,又拜了拜,答道:“多謝陛下恩典!”

說完種師道慢慢退後,趙佶卻是上前來送。

待得種師道離開之後,趙佶心情大好,開口喊道:“來人,備筆墨,許久未作畫了,今日便也畫一幅《萬裏江山圖》。”

左右隨行太監連忙去準備筆墨。

卻聽趙佶又笑道:“朕還要畫一幅《千軍萬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