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流民之軍,焦急之君(第2/2頁)

城門倒是及時關閉起來了。大名府沿線的宋軍城池,比青州要機敏不少。也是大名府這一條線路乃是北方要道,來往行人極多。

騎兵不能快速奔馳,便也止不住迎陽城內先收到消息。

魯達倒是也沒有起心思去爭奪城門,繞完一周回來,士卒們已然排好了隊列。

待得魯達回來,點校了數目之後,便解散而去,安營紮寨,伐木造梯。

卻是營寨才紮到一半,這迎陽城門已然洞開。

便是魯達都沒有想到,這迎陽城竟然自己打開了,幾個老朽軍漢出城而來。

魯達打馬往前到得面前,幾個老軍漢跪拜在地,便聽一人開口說道:“小人乃迎陽城禁軍隊頭,願為燕王殿下效力!不知當面是不是懷化大將軍?”

魯達聞言笑了笑道:“某便是魯達,你都老成這樣了,便也不需你效力了,回家種田去吧。多種些糧食出來,按照規定交了田賦,便是效力了。”

老漢聞言,緊張的心情便是松弛下來,也聽聞面前這位血手人屠心狠手辣,心中哪裏能不擔憂。卻是聽得魯達笑語,擔憂盡去。開口又道:“小人願為燕王殿下種地交糧,聽聞燕王殿下會均分田地,不知如小人這般戴罪之身,有沒有資格領到田地?”

這老漢為迎陽禁軍,便也就是敵人,與燕王為敵,自以為有罪在身。迎陽與大名府不遠,便是也知道燕王轄地會均分田地,也就怕自己這個身份沒有資格分到。

“哈哈……老兒你放心,你倒是沒有什麽罪過,反而獻城有功,該多分一點。”魯達笑著說完,卻是又問道:“城內的大小官吏呢?”

“回稟大將軍,知縣都頭之類,早已南逃,小官小吏的,也多有逃散,所以小人方才能開得此城門。拜謝大將軍仁德,不糾往事。”老漢大禮下拜。

“頭前帶路!”魯達閑話也懶得多說,卻是一臉鄙夷,只叫老漢帶路入城,便也是去尋衙門府庫之類。

加急奏報到了東京,朝野咒罵不止,鄭智野心毫不遮掩,咒罵之余,卻也人心惶惶。

趙桓更是坐立不安,下朝之後,幾個心腹又到了書房之內。

“種師道到了何處?他要是再不回來,朕也當南下而去了。”趙桓已然等不及了,便是南下而去的話語都說出來了,大名府與東京實在不遠,便是騎兵南下,四百裏地,只怕兩三日就能兵臨城下。

頭前鄭智在草原,相安無事之下,趙桓倒是並未有多少擔憂。而今鄭智已然有了動作,趙桓才深刻感覺到這汴梁城實在不安全。

李邦彥聞言連忙說道:“陛下不可啊,一定要等到種師道回來,只有待得種師道回來,才能再作打算。”

李邦彥話裏有話,種師道回來只是其一,真正要等的是趙佶,只有把趙佶控制住了,趙桓才能再想其他。否則若是趙桓此時也出京南下,那真要亂了套了。

李邦彥這一身的權柄,全在趙桓身上,豈能不等趙佶回京?

趙桓倒是也聽懂了,一臉焦急又道:“快馬去催,催種師道快點。”

只有種師道回京,兩件事情才能解決,既能讓種師道北上去阻擋反賊,趙佶又能回宮。種師道此時似乎變得極為重要。

耿南仲聞言答道:“陛下,臣進宮之前已經派了快馬南下催促,種相公昨日到的書信,說是到了蔡州(汝南),便也不遠了,兩三日內必然進京。”

趙桓聽得耿南仲話語,卻是還不安心,開口又道:“再派快馬,再去催促。”

耿南仲話語之中已然說明,剛剛拍了快馬,顯然沒有必要又派人南下。此時聽得趙桓言語,卻是也不敢忤逆,開口答道:“是,臣這就去再派快馬南下。”

耿南仲說完已然行禮回頭,便是再去快馬催促。半個時辰前派一次,半個時辰之後又派一次。可見這位皇帝陛下趙桓心中的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