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妥不妥,高麗使節 (第2/3頁)

而今的女真人,人人鐵甲在身,個個兵刃鋒利。四萬多人,東南而下,有城池便攻,野戰更是漫山遍野,叢林裏烏拉嘶嚎。

王氏高麗,新君王楷剛剛登基不久,國家已然要遭蒙大難。

高麗人對於北部邊界,向來若看重,因為北部邊界,多生蠻人,又多生戰亂。高麗人在邊界之上也多有小戰,渤海人要搶掠,奚人要搶掠,熟女真要搶掠,生女真更要搶掠。

卻是高麗人一直跪伏在遼國之下,怎麽也沒有想到幾個女真人便真能成事,如今遼國沒有了,卻是有了一個大金國。這是高麗人之前不曾想象的事情,便是高麗人也對女真人多看不起,便也幫遼國做了不少壓制女真的事情,軍糧不少,卻是小仗也打過不少。

如今這個被看不起的對象,勢力大到了高麗人不可想象的地步,高麗這個國度,向來都是騎墻搖擺的,便也跪伏而下,俯首稱臣。

卻是這一回不好用了,女真人終究還是來了,大戰已起。

正當整個國家都在籌備著北地抗金之事。卻是不想,海上的盜賊也來了。無窮無盡的黨項人上岸了。

顯然高麗人也知道黨項人是哪裏來的,世間終究沒有不透風的強。卻是這高麗朝廷,怎麽也想不通自己如何就得罪了那位大宋燕王殿下。

鄭智坐在河間府衙的高堂之上,座下跪著幾個從高麗渡海而來的使者。

卻是這些使者在海上就被抓住了,如今才剛剛松了綁,身上衣衫襤褸,顯然也沒有受到公正的對待。

“燕王殿下,小人此來,帶了我高麗大王親筆國書,更帶了人參貂皮等禮物。以高麗小國寡民之地,從來不敢與殿下為難。若是有無眼得罪之處,還請殿下降罪,以供改過。”使者口中蹩腳的漢語倒是讓鄭智聽得極為費力。

卻是這國書上的漢字,寫當是相當的正宗,橫豎撇捺,極其有章法,便是大宋朝一般的讀書人都寫不出這筆好字。

高麗人自古用漢字書寫,高麗人的話語之中,也多是漢語成詞。高麗人的史書,皆是漢字而成。奈何後世的高麗,卻是改用了所謂的韓文,也稱朝鮮諺文,乃表音文字,非漢字這種表意文字。

這種改變,直到1970年才真正實行,全國正式使用韓文,抹去了漢字。在此之前,半島滿大街都是漢字牌匾。在此之後,便也造成了半島人民,連自己的史書都看不懂。看不懂漢字史書,那便也簡單,隨意捏造歷史就成了家常便飯。

鄭智看得國書之上,皆是誠懇之語,也點明了黨項人登陸之事,看完之後,鄭智也懶得多說,只道:“某與高麗,素來無交往,也談不上得罪之處,更不談有何要降罪的地方。至於國書之上的黨項之事,某也是一概不知,黨項人雖然遷徙到了高麗外海,卻是黨項百萬之多,某也無力控制黨項人行些搶奪之事,此事爾等便如此回復你家大王就是。”

高麗關系到百萬嗷嗷待哺的黨項人,也關系到謀略女真的大計。鄭智不可能停止,便也就兩眼一抹黑,假裝不知。

“殿下,小人聽聞黨項人皆以殿下馬首是瞻,如今黨項人在高麗,已然不是一些搶奪小事了,已然大軍入境,幾萬之多,攻掠州府。北地又有女真犯境,高麗江山已在風雨之中飄搖,還請殿下高擡貴手,放高麗一條生路吧。”衣衫襤褸的高麗使節,已然涕淚俱下。便是直言把事情挑明來說。跪拜而求。

這種戲碼,在歷史上也不是一次兩次,從唐之時,新羅能統一半島,便也是這麽祈求李世民而來。到明之時,李氏推翻高麗王朝,建立李氏朝鮮,也是這麽祈求朱元璋。便是朝鮮這個名字,都來自朱元璋親口定奪。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出二十萬大軍入侵朝鮮。李氏朝鮮又一次祈求明神宗出兵,方才讓不可一世的豐臣秀吉鎩羽而歸。

再到清末,日本人入侵朝鮮,袁世凱率大軍入朝鮮,方才保得半島片刻安寧,袁世凱更是總督朝鮮十二年,朝鮮也是袁世凱的崛起之地。便是中日甲午海戰,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因此而起。

抗美援朝之戰,便也不需多說。

這些事情,中日兩國史書記載的明明確確,朝鮮的史書經過稍微美化之後也歷歷在目。奈何半島之人,從來不記得這些。

卻是鄭智知道這個民族的品性,開口又道:“黨項之事,某難以控制,最多發公文斥責之。爾等與女真之間的仇恨,早已結下,某與女真,也有過大戰。女真人戰力平平,相信爾等能勝之。走吧!”

鄭智已然開口趕人,身形已起,便往大堂之後而去。

幾個軍漢已然往前來趕人出府。出府不過幾十步路,卻是哭哭啼啼,久久不願出去。

鄭智到得後廳,燕青已然就在等候,便聽鄭智開口道:“盯著他們,若是想南下汴梁再走一遭,那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