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死士仇深,必殺國賊(第2/2頁)

便看這農漢先是一愣,隨後面上露出一絲驚喜,又擡頭仔細看了看,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般,直到再次看清那馬背上的人,確定幾番,方才立馬低頭不再去看,也在掩飾著他心中的情緒。

低頭的農漢,若是仔細觀瞧,甚至能發現這人手掌都在顫抖。那驚喜之後的表情,已然被緊張所占據。

百十號鐵甲緩緩行過之後,這農漢方才起身,便是鋤頭都不要了。往林子裏飛奔而去,在林子裏不斷穿行。這農漢在附近已經等了整整兩天,便是聽說鄭智要回到河間之事,這農漢就在這裏等候了。

農漢在林子裏飛奔兩三裏,翻上一個低矮的小崗,連滾帶爬往另外一邊而下,心跳的速度已然到了極致,摔下這小山崗,便聽他口中大喊:“來了來了,國賊鄭智來了?”

再看這小崗之下,一個淺淺的山凹,前後左右皆不過三四十步,卻是擠滿了人。這些人大多帶著兵刃,兵刃都被各種東西包裹得極為嚴實。身上皆穿的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衣物。眾人極為有序的坐在地上,若非如此比肩接踵有序落座,便是這個山凹都容不下這三四百號人。

一個身著普通麻布衣物,頭上卻是文人發髻的年輕人早已站起,聽得來人話語,面色大喜,口中聲音都顫抖起來:“皇天不負有心人,本以為這兩日等候大概是徒勞無功,未想那國賊真到這裏來了。”

話語說完,這年輕人一邊解開手中長刀的包裹之物,一邊激動地說:“諸位,為國效死,就在今日。諸位隨我赴死,換國賊項上人頭,換我大宋朗朗乾坤。”

話語之中已然說出了這些人在此處潛伏的目的。年輕人一口的開封口音,便更是說明了這些人的來路。想要行刺燕王鄭智,哪裏會有機會,這些人從開封化整為零而來,走遍了河間府,甚至也派人去了燕京。

方才知道想行刺鄭智何其難,甚至找不到任何機會。直到聽說城外這裏有一個講武學堂,方才尋到這裏,找到了這麽個地方。便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不指望著鄭智會到這裏來,完全是最後碰一下運氣。

興許當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沒想到等了兩日,還真把國賊鄭智等來了!

這三四百人,領頭的卻是一個年輕文人,其中有少數東京禁軍之下的高手,有一些家族蒙難的世家子弟,也有一些人是受了大家族的厚恩。鄭智入京之時,手段實在太過狠辣,這些人便是來報仇的,血海深仇。

至於組織這些人報仇的幕後之人,也不需多猜想。便是那真正把鄭智的話語聽進去了的皇帝趙佶。鄭智當面與趙佶說過,所謂文人成不了事,要死士方有可能,或者趙佶自己勤練武藝。趙佶當真是一字不差聽進去了。

門下侍郎朱勔不斷引人去見趙佶,其中主要就是今日這件事情。

在場眾人此時全都站起身來,低頭解著自己手中兵刃的包裹之物,有人視死如歸,有人緊張得手都在發抖。有人一臉義憤填膺,也有人面色慘白。

卻是領頭那個年輕人,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麽,忽然開口問道:“國賊身邊帶了多少人?”

卻是這領頭年輕人,此時才想起這個問題,問話之間,面色也有擔憂,便是怕那鄭智身邊人數太多。

那盯梢的農漢連忙開口道:“只有百來人。”

“好,好,好,天賜良機,上蒼有眼。”年輕人一臉激動說得幾語。拔出長刀,雙手在空中劈砍幾下,似乎單手握不住一般。劈砍幾下之後,便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回頭看了看,喊得一句:“隨我誅殺國賊!”

說完話語,年輕人一手拖著沉重的長刀,手腳並用,往那小山崗爬去。三四百人,盡皆隨行而去。

林中的兵刃明晃晃,反射著初升的烈日,每一柄兵刃皆是打磨得鋒利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