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子成人,需上陣(第2/3頁)

鄭凱聞言也點了點頭道:“父皇既然力排眾議,非要打。那便打就是。這一去,至少三年,三年之後,再來拜會叔父了。”

魯達聞言,多少有些心疼,卻是這漢子向來不會表達這些情感,只是看了看鄭凱,不再多言此事。待得看著魯猛手中把玩的火槍,似乎又想通了一個事情,開口說道:“你父皇向來都支持老吳頭燎原滅女真之法,只是一直沒有明言下令。想來這火槍便是你父皇心中的另外一個解決之法了。這東西若真是那般好用,嶽飛那小子當帶兵入林子了。”

鄭凱聽得魯達之語,也是恍然大悟,說道:“叔父一語點醒夢中人,想來這火槍當真要入林子裏去尋女真人了。河北燕雲,去年棉花大收獲,各地府衙皆在囤積棉花。看來是真要入林子了。”

林子裏本就不適合大規模會戰,不適合大兵團集結的戰法。所以騎兵沖鋒之威,在林子裏就大打折扣了,散兵作戰,火槍比羽箭,優勢便更大了不少。漢人不適合真正的極度嚴寒,這棉花自然是禦寒神器,各地囤積大量棉花,鄭凱結合這些事情,已然把事情猜出了個大概。

“陛下當真深謀遠慮啊,無人能及。”魯達由衷誇贊一句。便也更想了許多,想當年,棉花不過只是黨項人邊境之地少許人栽種的東西,便也是鄭智下令大批量帶入中原的,這杭州城雖然地處南方,冬日卻也並不溫暖,一件小棉襖,當真極為受用,冬日寒冷,絲毫不在話下。

鄭凱聽得魯達一句贊嘆,也笑了出來,說道:“聽聞西域之地也多嚴寒,當多帶一些棉襖上路。棉襖在身,便是鐵衣也不覺寒冷了。”

此時把玩了幾番火槍的魯猛把火槍放回長盒子了,忽然插嘴一句:“父親,我也去西域,我也隨殿下去打契丹人。”

鄭凱聞言,連連擺手道:“你才十四,朝廷律法規定入伍的年紀都是十六,你去做什麽?”

卻是魯達眉頭微皺,待得鄭凱話語說完,方才說道:“去吧,灑家上陣,向來都在陛下頭前沖鋒,你去西域,也當在凱兒頭前奮勇。”

說完話語,魯達面色有幾分沉重。要是魯達沒有生得這個兒子,這一輩子便也是灑脫性格,沒有什麽牽掛在意的。卻是又生了這麽一個兒子,再強大的內心,終究多了一份真正的牽掛。開口讓自己這兒子去萬裏之遙上陣,是本分。面色的沉重,便是一個父親的不舍。

魯猛聞言便是大喜,這漢子雖然如今也是一方霸王,在子弟軍校裏多是無法無天,終究是沒有真上過戰陣的,絲毫不知戰陣之苦,只知高興興奮。

鄭凱卻是發現了魯達面色的沉重,於心不忍,開口又道:“叔父,猛兒還小呢,身板子都還未真正張開,還是過幾年再說吧。”

魯猛卻是不願意了,站起身來,左右走動幾番,說道:“殿下,你這說的是什麽話語呢。豈能小瞧了我,我父便是力大無窮,我也是力大無窮。尋常軍漢,有幾個人能比得過我的力氣。”

魯猛邊說,邊把手臂左右揮舞,也擺著自己的胸脯,現實自己身板壯碩。便也是真,這小子雖然只有十四歲多,卻是當真比一般人壯碩不少,也是遺傳。

魯達微微嘆氣一聲,點了點頭道:“便讓他去吧,他母親乃契丹人,他也懂得契丹話語,與西遼契丹人說話也方便,上陣去總有些用場。”

而今耶律大石,實在不是當初那般模樣了。當初幾百契丹騎士從燕京城逃出,而今十幾年過去了,中亞之地,已然是契丹人的天下了。西遼之國,威勢正隆。耶律大石,也是這世間難尋的人傑。

卻是耶律大石大概心中也知曉,能逃出燕京,便也是當初鄭智網開一面。劉正彥終究是到了西遼的地盤了,劉正彥要城池,要地盤,要打仗。耶律大石興許是不願意打的,奈何也是無法。耶律大石更不會懦弱,雖然有求和之心,但是耶律大石也不是能跪地求生之人。何況耶律大石麾下人馬也越來越多,不願戰,不代表不敢戰。

這場大戰,顯然是不能避免的。

魯達已然把話語說絕了,鄭凱也忤逆不了,魯猛自然在那要上陣殺敵的興奮與喜悅之中。

卻是魯達酒興大起,頻頻舉杯,便也是心中極為難受。

鄭凱又哪裏招架得住,不得多久便醉倒一旁。也是每年開春的慣例了。

即便如此,第二日大早,鄭凱還是天亮就醒。昨夜酒醉絲毫不影響第二日的狀態,這也是年輕的好處。

反倒是魯達醒得晚了些。洗漱一番,著了甲胄。尋來一匹最為健壯的健馬,載著魯達往城外校場而去。

鄭凱魯猛隨行,便也是去試那火槍之威。

火槍的精度,雖然不似那鳳毛麟角的神射手百步穿楊,卻是也不差,一個圓形靶,百步之外,基本彈無虛發,槍槍都能上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