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勤勞的馮老三(第3/3頁)

馮老三今日是賺得盆滿缽滿了,回家之時,大概也要給家中幾人買些禮物,自己也買上些好酒好肉,犒勞一下自己。

再過兩天,便是除夕,馮老三這一家子,當真要過個好年。

日子自然是越過越好,若是時間再往後推五六年,馮老三便是做夢也想不到,自己三個孩子,竟然都因為學習成績上佳,考上了朝廷剛剛成立的京城大學堂。

若是時間往後推個十二年,馮老三便更不敢想象,自己家中也能出一個官老爺。

世事無常,貨擔郎的兒子,便也不再是貨擔郎。也能娶上大戶人家的小姐。貨擔郎的女兒,也能嫁給朝廷的官員。

那時候再來回想,馮老三大概也會後悔對那用板子逼著自己送女兒去上學堂的公差罵罵咧咧了,那個時候,便是祖宗十八代也背地裏罵了出來。

開春時節,正月十五都還沒有過,滄州已然有海船帶著《平洋海圖志》出海了,帶著淡水,帶著物資,帶著刀槍,直往那滿地是黃金的地方而去。

便是想著這去一趟,載著滿船的黃金而回,回來置辦產業,置辦土地,置辦店鋪。衣錦還鄉,便也不過如此。

不論是朝廷的造船廠,還是民間的造船廠,忽然也接到了無數的訂單。看著這排滿一整年的訂單,當真讓這些船廠焦頭爛額。

還在過年的氣氛裏,早已有人拿著錢到各處鄉村之中,招攬造船的工人,工價已然節節攀升,人手卻還是不夠用。

經濟發展的鏈條,也就是這般,從上至下,人人都能獲利。即便是普通的工人,也能水漲船高。

卻是也出現了矛盾,南方的船廠,迎來的競爭者。南洋之下,無數的私人造船廠,蓄養著奴隸來做工,船價比國內的船廠便宜三成。

這些船廠的業務員,已然開始四處奔忙,低價收攏訂單來做。

甚至已然有做得比較大、技術也比較精湛的船廠,開始想著往南洋之地搬遷,以奴隸代替工人,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