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向著心中的野望,邁步!(五)

潁川郡荀氏學院,徐福曾經深信自己絕不會再主動地回到這裏。

是的,去年年關的時候,徐福其實也曾回到這裏,並且在此小居了幾日,但那是出於黑羽鴉弟兄們的意願,而他本人心中並不認可。

但是如今,他卻不得不回來這裏,因為他終於切身體會到了自己的無力。

“徐學兄,慈明老師允你到他書房見他。”

一名甚是眼生的院中學子向徐福傳達了一個來自大儒荀爽的口信,讓徐福心中略微松了口氣之余,仍不免稍有些惴惴不安。

[他……會答應麽?]

懷揣著諸多心事,徐福跟著那名帶路的院子學子,一路來到了荀爽在書院中的別院。

“接下來我認得路,讓我自己走吧。”

經過別院圓門的時候,徐福停下了腳步,開口喊住了在面前帶路的那名學子。

那名學子愣了一下,回頭過來錯愕地望了一眼徐福,旋即也不知是想到了什麽,拱手笑道,“既然如此,學弟便告退了。”

“有勞。”徐福亦遵照儒生間的禮儀還了一禮。

“不敢。”那名學子收禮後大步離開了,不過再走出數十步後,他又忍不住回頭瞧了一眼仍站在園門附近的徐福。

雖然徐福如今於已被大儒荀爽逐出學門,但是學院裏的學子們都曉得那只是因為這對師生皆是誰也不肯率先認輸致歉的倔牛的關系,若是徐福肯先服軟道個歉,相信荀爽定會心中大悅地將這位曾經優秀的膝下弟子再次招收。

[徐學兄這回回來,莫非是打算向荀師服軟了?]

那名學子的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神采,心中很是八卦地猜測著。

而在這名學子在遠處偷偷觀望徐福的時候,徐福已在幾次深呼吸後鼓起了勇氣,昂首挺胸走向了別院中那間曾經很是熟悉的書房。

“呀——”

輕輕推開半合的書房門,徐福邁步走了進去,他下意識地向右側瞧了一眼,便瞧見在一排鏤空木架的後方,他曾經的授業恩師,赫赫有名的荀氏“六龍”,正站在書桌後,手持粗筆,懸肘在一張白紙龍飛鳳舞地寫著。

徐福沒有打擾,輕輕走了過去,瞥了一眼書紙。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僅瞥了一眼,徐福便已知道這出自儒家“後聖”荀子的《勸學篇》,再瞧一眼似乎未有所覺的當代名儒荀爽,徐福略微皺了皺眉,已大概猜到了幾分什麽。

徐福猜得沒錯,其實荀爽早已注意到了他,只是沒有理睬而已,但他筆下所寫的文字,卻是字字都是寫給徐福看的。

終於,荀爽書寫到了末尾,一頓筆將手中粗筆懸起,轉頭望了一眼已在旁佇立多時的徐福,微微一笑,張口就要說話。

而就在荀彧要說話卻還沒說話的時候,只見徐福率先張口,淡淡說道,“真是稀奇,荀公以往不是尊信‘亞聖’的麽,怎得今日卻寫起‘後聖’的名篇來?莫非是荀公轉意了?”

荀爽臉上的笑容頓時就僵住了。

事實上,無論是“後聖”荀子,還是“亞聖”孟子,這兩位皆是儒學聖人孔子之後極為著名的書聖人之一。最重要區別在於前者提倡“性惡論”,認為人性本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與教育對人的影響;而“亞聖”孟子則提倡“向善論”,認為人皆有四端本心(仁義利智),提倡安守本心,勸學向善。因此荀子與孟子雖然皆是儒學書聖,但是對於人性的揣測,處於辯證對立角度,而世間的大部分儒生因為要弘揚儒學仁、義、禮、智的關系,側重重視孟子思想。這不難理解,畢竟倘若儒學側重推崇荀子思想的話,那豈不表示連他們都是‘惡’的,如此又何來資格去教導別人呢?

因此,哪怕對於兩種思想並不偏見,歷代的儒士們還是側重於推崇孟子的思想,並將其逐步提高至與孔聖人齊名的“孔孟”地步,包括像荀爽這類當代的名儒。

當然了,兩者的思想沖突這並不關鍵,關鍵在於徐福的後半句,倘若荀爽“默認”自己轉意的話,而且還是當著徐福的面,這豈不是等同於向徐福認錯,斷定自己以往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

於是乎,荀爽這位大儒的面色頓時就陰沉了下來,重哼一聲將手中的粗筆隨手丟在了桌上。他的本意是想以《勸學篇》來激勵徐福,想讓他回心轉意,回到學院繼續鉆研學問,當然了,這其中自然少不了這位荀氏大儒對徐福這名曾經的弟子的一番說教。卻不想,徐福才思敏捷,一眼便看穿了曾經的老師的用意,一句連消帶打的小譏諷,非但瓦解了荀爽的勸學目的,還大快人心地落了前者的面皮,這對於很少能在荀爽跟前占到便宜的徐福而言,簡直不要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