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盧老頭

事實證明張煌的不詳預感是相當準確的,沒過幾日,幽州那邊的細作便送來了一個極其殘酷的噩耗:地公將軍張寶派往攻占幽州的數萬安平國黃巾軍,被幽州太守劉焉與校尉鄒靖擊潰,而主將程志遠與副將鄧茂則分別被對方兩名悍將一招斬落馬下。

[五百人破五萬軍……]

捧著那份敗戰的報訊,張煌別說雙手就連心都在顫抖。

五萬大軍啊,就算遠不如北軍,但好歹也是張寶在安平國經營了許久的軍隊,就這麽輕巧地葬送了?

“幽州竟有那等猛將?於亂軍之中竟斬我黃巾主、副兩員大將?”

在張煌身旁,剛剛擔任“號將從事”職位的張燕亦是驚地無以復加,滿臉難以置信之色。

為了便於管理與指揮,黃巾軍亦沿襲了大漢朝廷的武官制度,不過稍有區別。

自“總帥”張煌以下,帳議參謀軍事的暫時只有張燕、郭泰兩人,皆擔任“號將從事”之職,協助張煌管理以及指揮軍中其余將領。而自他二人以下,大致軍職分作“號兵校尉”與“號兵從事”兩職,其中校尉是正職,總地負責黃巾軍平日裏大部分軍務,暫時由張寶麾下將領嚴政擔任;而從事是副職,由張煌的另外兩名心腹,韓暹與楊奉擔任,輔助嚴政管理偌大的軍隊。

而再往下,那就是各階的將軍了,在世人普遍認為“將軍”職稱在“校尉”職稱之下的當下,它基本上只冠名在各個直接領兵作戰的將領身上,黃巾軍亦難免俗,因此,像卞喜、郎平、於毒、眭固、陶升等將領普遍在這個階層,包括人公將軍張梁所假扮的嚴磊。

以上便是冀州黃巾將領層的職務高低劃分。

[兩員大將……]

聽到張燕震驚地說出那句話,張煌心中苦笑連連,在日後的“武聖”關羽與“桓侯”張飛面前,演義書上第一回幾乎只露了一個面就戰死的程志遠與鄧茂二人,算地上哪門子的大將?純粹就是為了襯托關羽、張飛兩員猛將出場的背景、綠葉而已。類似的還有用來襯托許褚的何儀,襯托趙雲的裴元紹,等等等等,仿佛在這些位猛將面前,黃巾軍的將領們只有充當背景綠葉的份。

這顯然就是黃巾勢力的悲哀了:信任“太平道”宗教思想的信徒不可謂不多,但真正上得了台面的太少,尤其是當甲子年的黃巾軍渠帥、小渠帥們紛紛戰敗身亡後,依舊死死頂著黃巾軍名號的,就只剩下蝦兵蟹將兩三只了,以至於淪落為各方豪強勢力起家的毆打與搶掠對象。不然,你以為曹操日後麾下強悍至極的“青州兵”是怎麽來的?

“幽州,咱們就別再妄想著染指了……下一份。”嘆了口氣,張煌將手中的戰報遞給另外一名從事郭泰,並從他手中接過了另外一個噩耗。

在幽州太守劉焉與校尉鄒靖聯手擊潰了程志遠與鄧茂之時,青州黃巾的司馬俱正圍攻青州廣縣,青州太守龔景向幽州請援,數日後,幽州太守劉焉遣校尉鄒靖領五千精兵,破青州黃巾渠帥司馬俱,抵達廣縣後三日內擊敗司馬俱,後者率殘軍退至濟南郡。

[……]

望著這第二個噩耗,張煌滿心疲憊,捏著鼻梁一幹不發。

要知道,以往在整個河北(黃河以北),黃巾勢力大抵可分為張煌的平鄉黃巾、張牛角的黑山黃巾以及張寶的安平國黃巾,但這三者本來同屬冀州黃巾,真正可以算作子勢力的,便只有青州黃巾了。自張煌號令天下黃巾發動反漢的戰役以來,青州黃巾盡顯兇猛之勢,從黃河以南打到黃河以北,勢力範圍成功與作為主軍的冀州黃巾接壤,使冀州黃巾不至於有被人從背後偷襲的後顧之憂。

而如今這下好了,青州黃巾直接被打回原形,灰溜溜退回黃河以南,這意味著,冀州黃巾將再次單獨面對來自幽州、青州、冀州這三個方面的威脅,幸虧南方的濮陽東郡黃巾戰況還算不錯,否則,冀州黃巾別說按照計劃的那樣打到雒陽去,直接會在冀州被朝廷包了餃子。

至於將青州黃巾打崩潰的朝廷一方猛將,張煌想也不用想都能猜到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畢竟在這個“桃園三結義”還未真正嶄露頭角的時期,校尉鄒靖的功勞,幾乎可以視為是這結義三人的功勞,毋庸置疑。

[真心煩!]

連接受到兩份敗報,張煌心中煩悶地無以復加,在思忖了片刻後,吩咐郭泰道,“即刻發書至青州司馬俱,叫他莫要妄想著再去攻打青州了,穩紮穩打以控制附近城縣為主。”

平心而論,張煌的想法是沒錯的,他希望青州黃巾暫時休養生息,保存實力,以便於日後協助他冀州黃巾。但正所謂世事難料,就算是張煌也沒想到在青州吃了大虧的司馬俱被關羽、張飛打地滿心恐懼後,放棄了攻略青州是不假,不過卻將目標放在了南方的兗、徐兩州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