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轉折

史載,當河東太守董卓應戰冀州黃巾時遭遇不利,全賴劉備、關羽、張飛碰巧撞見,途中加盟幫了董卓一把,這才使得董卓麾下的北軍不至於被冀州廣宗黃巾徹底擊潰。

但恒久以來一直令人頗為費解的是,董卓也算是一位慧眼識英雄的梟雄,然而對於劉備、關羽、張飛卻不假以辭色。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問三人現居何職。玄德曰:“白身。”卓甚輕之,不為禮。玄德出,張飛大怒曰:“我等親赴血戰,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若不殺之,難消我氣!”】

【玄德與關公急止之曰:“他是朝廷命官,豈可擅殺?”飛曰:“若不殺這廝,反要在他部下聽命,其實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別處去了!”玄德曰:“我三人義同生死,豈可相離?不若都投別處去便了。”飛曰:“若如此,稍解吾恨。”】

總地概括這兩段話,無非就是劉備、關羽、張飛幫助董卓擊退了冀州廣宗黃巾,但卻得不到董卓的尊重,因此惹來張飛的恨意,恨不得殺死董卓泄憤。

可實際上,真相卻是這樣的……

“該死的!豈有此理!”

當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面帶憤慨地離開了帥帳之後,方才還故作面無表情的董卓竟然也是驟然面色大變,一股慍怒之色躍然於面上。

“多日謀劃,功虧一簣!……三個混賬東西!”

砰地一聲,董卓手中的茶盞被他狠狠摔碎在地上。

從旁,董卓的心腹謀士李儒亦是無奈地嘆了口氣,搖搖頭苦笑說道,“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呐……”

回溯這段日子,就算是在張煌單人匹馬趕往潁川的期間,其實董卓、李儒二人與廣宗黃巾的“合作”並沒有中斷,廣宗黃巾的知情者郭泰代替張煌主持著這場“演戲”般的戰役。

在李儒的全權謀劃下,北軍與廣宗黃巾戰事不斷,雖然看似北軍的戰績有了起色,但是實際上,北軍的力量卻在逐步地被衰弱、被瓦解,而對面的廣宗黃巾,因為有著一開始十五萬的兵力基數,因此,哪怕北軍這邊連番向朝廷上奏了幾次殺敵數千人的捷報,卻也無法再撼動廣宗黃巾已逐漸壓制北軍的這個主趨勢。

今日,多日來辛辛苦苦的謀劃終於到了開花結果的日子,董卓率領殘存的北軍再次應戰廣宗黃巾,若是順利的話,這一仗,北軍中的長水營、步兵營、越騎營、射聲營將會全部成為歷史,而唯一被“選擇”幸存下來的屯騎營,將會在不久之後逐漸演變為董卓私人的班底。

是的,這才是董卓、李儒心中真正的劇本:在逐步衰弱朝廷軍事力量的同時,吸納立場並不堅定的軍隊強大自身。

可董卓與李儒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們想方設法要將北軍送入廣宗黃巾虎口的時候,碰巧路過的劉備、關羽、張飛卻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加盟了董卓的一方。

要知道關羽、張飛那可是日後名震一方的大豪傑,就算是實力相對較弱的劉備,起碼也擁有著驍將的水準,這三人的加盟,對整個戰況將帶來何等的變化?

說句不客氣的話,別說張煌不在,就算他此時身在廣宗,充其量也就只能招架一個劉備,然而這位未來劉皇叔的兩位結義兄弟,關羽與張飛,他也是萬萬招架不住的,畢竟後兩者那幾乎是與孫堅、董卓一個等級的大豪傑。

[我要宰了他們!我定要宰了他們!]

當劉備、關羽、張飛在打贏了此仗之後歡歡喜喜地來到帥帳求見董卓的時候,其實董卓心中一直在罵娘,恨不得將他們三個殺之而後快。

可不是嘛,明明他與廣宗黃巾的郭泰已經暗中商量完畢,在這場戰役中讓北軍徹底成為歷史,沒想到卻全被劉備、關羽、張飛給攪和了。

這下好了,廣宗黃巾的郭泰在莫名其妙的情況下吃了一場敗仗,而且還是慘敗,雖然不至於因此懷疑董卓與李儒,但是短時間內是不能再次出兵了,這意味著“北軍除屯騎兵外全軍覆沒”這樁事的日程將不得不延後。

若在以往,這也算是就了,這眼下這是什麽時候?眼下可是最關鍵的時期!

要知道,董卓始終關注著皇甫嵩那位他短時間內還無法超越的用兵如神的當代名將,因此,他自然從朝廷的報訊消息中得知皇甫嵩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了潁川黃巾、陳國黃巾與汝南黃巾,根據李儒的判斷,董卓斷定皇甫嵩率大軍踏足東郡,並由此跨過黃河參與冀州戰場的日子,將距此不遠。

因此,董卓與李儒迫切想要在皇甫嵩踏足冀州戰場之前,先讓北軍徹底啞火,否則,一旦皇甫嵩大軍抵達廣宗黃巾的身後腹地,兩面夾攻,廣宗黃巾就算兵力超過兩者總和,也難逃覆滅的結局。這是董卓不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