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搏虎(一)

在戰場之上,萬人敵級猛將擁有著左右戰局的力量,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不會死,要知道他們也只是人,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或許就連普普通通的小卒就能將他們殺死。

正如眼下的孫堅……

與文聘成功突圍之後,陳驀第一時間來到了設計埋伏的地點,因為山谷已經被巨石封住了入口,是故他與文聘只好從山谷的另外一個出口進入山谷。

正如蔡瑁所說的,他要孫堅插翅也難飛,而如今山谷的布兵,無疑驗證了他的說法,谷頂兩側,那是無數舉弓搭箭的弓手,他們不停地、機械般地拉動著手中的強弓,射出一支又一支的箭矢,他們的額頭早已滲出汗珠,他們的虎口早已迸裂、他們的手指早已被弓弦所割傷,但是即便如此,他們仍然沒有放緩放箭的速度,因為蔡都督下了嚴令:懈怠者,斬!

很顯然,蔡瑁是下了決心要將孫堅這個荊州的隱患誅殺於死,否則他也不會以十萬荊州為餌,誘使孫堅追趕至此。

陳驀默默地打量了一下四周,他發現山谷一面的出口早已被封死,而另外一面,也就是他進來的道路上,也布滿了刀盾手與弓弩手,配合著山谷兩側上的弓手,這些荊州士卒竟然將那頭江東猛虎死死困在谷中無法翻身。

望著不遠處的孫堅滿頭大汗、頭發淩亂,不斷揮舞著手中戰刀劈落一支又一支的箭矢,望著他不時怒吼咆哮卻依然無法前進哪怕一步,陳驀的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整整一個時辰,赫赫揚名、天下皆知的江東猛虎,誰能想到如此英雄的人物卻在如此狹隘的山谷中飽受了一個多時辰的屈辱。

在這一個時辰的時間中,拉弓射箭的弓手換了一批又一批,他們腰間的箭囊射空了一個又一個,以至於孫堅的四周早已堆滿了厚厚一層的箭矢。

“蔡瑁匹夫,有膽便與孫某一戰,耍這些下作伎倆,徒惹人恥笑!”

孫堅怒了,陳驀從未見過孫堅如此震怒,他的臉上甚至露出了猙獰的表情,如同一頭被激怒的猛虎,但是這頭猛虎卻早已被逼入了牢籠……

“繼續給我放箭!”蔡瑁顯然沒有理睬孫堅的挑釁,佇立在谷內數百刀盾手當中的他冷聲下達著將令,伴隨著他的將領,一波又一波的箭矢好似鋪天蓋地一般將孫堅淹沒。

這時的孫堅,哪裏還有平日的霸氣與英姿,渾身衣甲被汗水浸濕,披頭散發、氣喘籲籲,憑心而論,陳驀從未見孫堅如此狼狽過,長社、汝南、芒碭山、汜水關,孫堅何曾落到過如此田地。

不知怎麽,望著不遠處的孫堅,陳驀耳邊不禁響起了波才的那句話。

[大丈夫不求馬革裹屍,但求死得其所!]

現在想起來,波才當時的遺憾,其中有一部分恐怕是未能轟轟烈烈地戰死吧,如果當初可以讓他選擇,或許波才寧可戰死在孫堅手中,也不願苟延殘喘數日,最終還要借一名士卒的手自刎……

孫堅,是一位重武德的武人!

何謂武德?在此之前,陳驀對此很是迷茫,直到他遇到了孫堅、遇到了呂布、遇到了董卓、張飛、關羽,他這才漸漸體會到其中的含義。

所謂的武德,指的便是不趁人之危、不暗箭傷人、不落井下石,講究公平、公正地較量,一切耍弄手段的做法都是被武人們所不恥的。

自古以來,文士與武人之間一直存在著矛盾,其原因無非也是他們兩者間都無法理解對方的做法,武人的[愚蠢],以及文士的[迂腐],其實說到底很簡單,無非就是各自的道德底線的差異與不同。

在文士們看來,耍詐也是一種手段,正所謂兵不厭詐,只要能擊敗對手的計謀,便是良策!但是武人則不以為然,他們更多的需要公平地擊敗對手以證明自己的勇武,任何耍詐的手段都被遭到他人的不恥。

記得當初在芒碭山時,陳驀作為一名黃巾小卒卻獨自為張素素斷後,那時,孫堅原本可以不必與陳驀交手,但是他卻那樣選擇了,因為孫堅敬佩陳驀當時的勇氣與膽量,想以一個武人的身份而不是將軍的身份給予陳驀一個體面的死法。

再比如當初孫堅圍殺黃巾將領彭脫時,那時彭脫早已走投無路,只要幾輪弓箭便能將其殺死,但是孫堅卻選擇喝退了麾下的士卒,親自與彭脫交手,給予彭脫一個武人應有的死法,這在文士們看來或許很愚蠢,但這卻是武人之間流傳數十年、數百年的習俗,不成文的習俗。

或許是受孫堅的影響,當初陳驀擔任黃巾的影子刺客,刺殺大大小小討黃巾有功的武將時,也習慣在殺死對方後微頷其首,低下頭微鞠一躬,可以理解為是對死者的歉意,但是更多的,則是對死者的尊敬與肯定。

自古以來,這種例子數不勝數,天下間的武人大多恪守著自己的武德,很少會出現像董卓那樣喜歡玩弄對手的家夥,哪怕的呂布,他在董卓大勢已去時也選擇與陳驀聯手殺死此人,而不是叫他數千西園禁軍亂箭將董卓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