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劉備敗退(二)

帥旗,三軍之士氣所在!

兩軍交鋒,就算一方節節敗退,然而若是將要勝利的一方帥旗乃倒,局勢登時反向而變。

僅僅從這一點看,帥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簡雍的這個“敗中求存”之計雖說俗不可耐,然而卻是極為實用的,在他想來,只要帥旗一倒,曹軍必然大亂,而劉備,自是可以趁此機會遁走。

可惜的是,簡雍高估了劉備麾下的軍隊,又低估了江哲帳下的士卒……

近兩百騎卒,俱是劉表撥給劉備的精兵,然而在素質過人,戰鬥力極強的曹兵面前,這些軍隊不說人數遠遠不足,就算在相等的數量下,豈能獲勝?

僅僅一輪激射,關羽所率領的百余騎卒便折損了大半,待第二輪齊射過後,他身後已無一騎……

江哲,自投曹操之後,一直掌管著民生、治理、財物之事,其中自是不乏運用一些超越這個時代的治理辦法。

雖然兗、豫兩州的百姓當初寧可多費一些氣力,用人力耕地,也不租用江哲‘低價租借’的耕牛,然而隨著新辟良田的越來越多,百姓的日漸富裕,用人力耕地,已漸漸被淘汰。

更不用說曹孟德麾下士卒的家眷,更是可以免費租用一頭耕牛……恩,當然了,是四五戶人家合用一頭,而且,若是耕牛力竭而死,那可是要賠的……

然而許都如今卻是有數萬戶人家,江哲當初的五百頭耕牛早已不夠用,為此,當日荀彧咬咬牙,撥出一筆錢財從商賈處夠得耕牛兩千頭,如此巨大的支出不禁叫他心中痛之又痛。

不過此事的好處,荀彧自是也看得到,就說隨著‘民屯田’與耕牛之類的出現,許都如此巨大的人口密度,竟是可以在自給自足的同時,剩下一小部分糧食被官府收購,充當軍糧。

若是說當初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國策為‘國富民強’首重於國家,那麽江哲的做法便是‘民富國強’,首重於百姓,無小家,何來大國?

對此,郭嘉、戲志才、李儒等寒門子弟自是大力推崇,荀彧、程昱等人雖說感覺江哲如此做,有些削弱世家勢力,卻也不是很在意。

為何不在意?

因為自江哲掌政許都以來,光是許都的稅收就足以支撐曹操帳下所有大軍……小半的軍餉……

但是也別小看了這‘區區小半’,曹操如今可是有十余萬、近二十萬兵甲之士,而且在江哲的主持下,曹兵的待遇明顯提高的幾個档次,更別說那拿三四倍軍餉的虎豹騎。

不過也因為如此,曹操與荀彧實在是有些受不了江哲的花錢如流水,在江哲掌管許都的一年多來,二人雖說明顯可以見到許都的巨大變化,然而許都庫藏之中,卻是不曾多那一枚銅錢,偶爾的赤字更是叫二人膽戰心驚。

於是,江哲手中財物那塊就劃給了荀彧,安心治理民生,不過他提出的軍隊階制確實叫曹操大為叫好!

自古以來,若是國力強盛,那麽士卒自是不必參與勞作,且叫他們安心訓練,以待戰事;然而倘若國力弱的,那士卒做的事可就多了,閑時士卒充當民夫,參與耕作,戰事則轉為士兵,上赴前線,可惜如此一來,雖說省錢省糧,但是士卒的作戰能力就大幅度降低了。

為此,江哲力主將曹操治下軍隊分成三撥:常備軍、預備軍、邊防軍。

常備軍,顧名思義,就是絲毫不參與耕作,取二十到四十的精壯男子所成,每日做的僅有一件事,那就是訓練!他們不必為軍餉煩惱,亦不必為家中擔憂,因為他們是精銳!

而預備軍,就相當於春秋戰國時間的軍隊,大多是些流亡到此,無法獨自存活的百姓,閑時耕作,事急時聚合成軍,上赴戰事,不過可別指望他們的戰鬥力,充其量也僅僅是二流、三流罷了。

再者,邊防軍,包括各地的守衛軍隊,此軍有些特殊,介於常備軍與預備軍之間,由退役下來的常備軍所成,在固守地盤的同時,以屯田自給自足,其中的區別就是,他們只需要守城,而不必出征,只要能保住守衛的城池,便是大功!

而此三軍之中,更是有些明細條款,其中一條便是:家中獨子不收、父在軍中其子不收、兄在軍中其弟不收!

雖說古代有句俗話,叫“上陣父子兵”,然而從另外一面來看,這其實是一件極其可悲的事,倘若那對父子皆死於戰事,那麽那戶人家的家眷當如何過活?就算撫恤極為豐厚,難道能叫她們安穩地度過余生麽?

這才是江哲所行的仁政!

不過貌似李儒則是認為,如此一來,在某一方面來說更有利於長久之計……

而如今,江哲所統領的大軍,則正是曹操麾下的常備軍,乃是精銳之師,堪比舊日秦軍,僅僅一個照面,劉備的軍已是節節敗退,就算關羽處心積慮砍倒江哲帥旗求存,亦絲毫無損曹軍氣勢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