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見識的差距:自遭惡果(第3/4頁)

大周景治四年十月二十六日,秦王李慎以五萬藩王軍為誘餌,誘使周軍深入荊山,欲引起雪崩全殲周軍,卻不想計謀遭周軍代軍師劉晴看破,將計就計,反使得秦王李慎麾下五萬藩王軍全軍覆沒。

此戰,秦王李慎一方共損失兵力高達五萬四千余人,其中有五萬余乃藩王軍,反觀周軍一方,僅僅損失兩三千人,不可否認,這場戰事以周軍驚人的勝事而告終。

此戰之後,叛王軍一方除撤向襄陽的秦王李慎麾下五萬白水軍外,僅剩下丘陽王世子李博等四路藩軍,共計不到八萬兵馬;反觀周軍一方,仍有十一萬之眾,原本在人數上處於劣勢的周軍,在這一場戰事中徹底扭轉了人數上的不利。

當日夜裏,十萬余在得勝之後並未趁勝追擊的周軍在荊山一帶屯紮,盡管夜裏寒風陣陣,不過軍中士卒的士氣卻是高漲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

本來,似這等戰果驚人的勝仗,理當舉行個慶功宴,叫三軍將士好好慶賀一番,但可惜的是,荊山一帶荒蕪非常,兼之隨軍酒肉不多,因此,謝安只能將這份慶功宴席暫時記下,待日後替眾軍補上。

當然了,這只是針對軍中士卒而言,至於周軍之中的將領嘛,謝安倒是將他們召集到了一起,烤些野味、吃些酒水權當慶祝一番,畢竟嚴冬的荊山雖說荒涼,但山中多少也有些冬眠的野獸,狩獵打些野味來犒賞一下部將們,這倒也不是什麽難事。

或許有人認為,似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或許會遭到周軍士卒的不滿,可事實上,周軍的士卒根本來不及去嫉妒將領們,他們正忙著偷偷去挖掘那五萬藩王軍的屍首。

倒不是在意那些人頭所帶來的功勛,士卒們想要的,只是藩王軍士卒身上的甲胄、武器,以及隨身攜帶的金銀細軟,畢竟眾所周知,藩王軍可是大周境內待遇最佳的封國軍隊,要是能挖出一套甲胄、武器,足以抵他們一兩年的軍餉,這可是一筆飛來橫財,叫這筆橫財被大雪埋沒在底下,豈不可惜?

於是乎,十萬余周軍士卒在經歷了數日趕路艱苦的情況下,竟一個個興致勃勃地來到了發生雪崩的場所,去挖掘那些藩王軍的屍體。

對此,謝安並沒有什麽看法,畢竟清理打掃戰場本來就是周軍士卒們斬獲戰利品的時候,他只是隱晦地表示,希望麾下的士卒們能好好安葬那五萬藩王軍以及三千左右白水軍的屍體,以及,莫要為了那些戰利品而發生沖突。

撇開這些瑣事不談,謝安針對秦王李慎的下一個步驟聽取地眾將們的建議,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聽劉晴對此的見解。

“這沒什麽好說的,十有八九是退到襄陽去了,畢竟我軍還來不及收復襄陽一帶,倘若秦王李慎退到襄陽,也不是就沒有轉敗為勝的機會!——而從馬聃將軍所證實的白水軍撤退方向,李慎顯然是選擇了襄陽!”劉晴面無表情地說了一通。

不知為何,她的表情看起來並不是很高興,不時地用異樣的神色打量著謝安,這著實令諸將們感到詫異。

[奇怪了,明明打了勝仗,可為何這位軍師大人卻不怎麽高興呢?]

眾將面面相覷,可又不好貿然問起,畢竟劉晴前後已給周軍帶來了數場勝仗,在軍中逐漸也建立了一定的威信。

或許,也只有劉晴自己才最清楚……

[這家夥……]

眼瞅著在旁與諸將嘻嘻哈哈、看似沒心沒肺的謝安,劉晴恨地咬了咬牙。

或許全軍都以為是她劉晴看穿了秦王李慎的奸計,並且將計就計,使得李慎損失慘重,但卻只有劉晴才知道,那並非全然是她的功勞。事實上,這場勝仗的功勞,有九成得歸功於眼前這位看似不正經的大周刑部本署尚書令,謝安。

“為何……為何我軍將士大聲呐喊卻能夠引發雪崩?”劉晴寒著臉用近乎質問的口吻詢問著謝安,憋了足足幾個時辰,她實在是忍不住了。

要知道據她事後得知,秦王李慎用來引發雪崩的辦法,也只要借助一些比如布匹的道具,而這個謝安倒是好,只不過是叫全軍士卒大喊了一通,便引發了雪崩,而且規模還是那般的巨大,遠遠出乎她劉晴的意料,以至於周軍之中有些靠前的倒黴鬼也被吞沒了,只不過埋得並不深,還能被救起來。

“很簡單啊,聲音會引起雪層的震動,即共振,聲波越強,雪層的震動越強,於是乎,就呼地……全下來了!嘿,李慎的計謀倒是不錯,不過這辦法也太笨了,你看本府……差距,這就是差距啊!”見劉晴一臉迫切想知道的表情,謝安倒也不藏私,眉宇間帶著幾分自得,將其中道理告訴了劉晴,但遺憾的是,劉晴發現自己竟然一句也聽不懂。

“共振?聲波?”劉晴喃喃念叨著這些聞所未聞的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