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城以破,誓死不降(第2/2頁)

“不好!有騎兵向這裏沖來。”

和托聽見身後清兵驚呼,連忙回頭望去,卻見北門外清軍主營陷於一片火光中,滿天遍野的喊殺聲隨之而來,不知有多少人馬往青州殺來。

“趙軍兄弟莫慌,樂昌趙慎寬領三千人馬,前來助戰!”

“樂昌秦尚行一千人馬在此!”

“壽光郭把牌、翟吾和尚,來也!”

一時間,整個青州北門外,亮起近萬支火把,數千大軍如同從天而降般突然出現,他們猛攻清軍北大營,頓時便火光滿天,而一隊數百人騎兵,則呼喊著向城門外狙擊王彥的清兵沖來。

這些人正是當初趙應元聽從王彥之策,聯絡的幾路義軍,他們深知唇亡齒寒到道理,一得到青州被圍的消息,便行動起來。

其中離青州比較遠的悲守政、馬瑞恒、劉桐相等部已經相濟南運動,而離青州甚近的樂昌、壽光等地的義軍,則直接點齊人馬,奔青州而來。

當年大淩河之戰,明軍數次解圍都已失敗告終,後來洪承疇坐困錦州半年,大明援軍亦是無力解圍,原因便是明軍無法與清軍野戰。

這些義軍原本是沒有實力與清軍野外浪戰,更不要說攻擊清兵大營,可是和托帶著清軍主力攻打青州,留守的八千多清軍又要分守東面、西面、北面三座大營,加之掉以輕心,便給了義軍可乘之機,使得他們能夠偷襲得手。

若是趙應元見到這幅畫面,心裏一定更加懊悔,他只需多堅持一日,便能得到多股義軍的支援,而他也不至於自刎而死。

城北大營只有兩千多名清軍留守,且多是綠營,他們打順風仗還行,現在被突然襲擊,必然被殺得措手不及。

和托見大營被義軍攻破,心裏滿是憤怒,又懊悔自己輕敵,沒有注意活動在青州附近的義軍。

今夜他就算攻取了青州,清軍的損失也必然不輕,惱怒之下,他決定必須留下這些義軍,使得山東一戰而定。

當下他連忙讓將校壓制城上清兵的混亂,又讓人通知埋伏在南門外的四千五百名漢軍正藍旗,已及城內諸路清軍,讓他們殺回北門,想要一舉全殲前來助戰的義軍。

而這時義軍騎兵已經殺到城下,那些阻擋王彥出城的清兵頓時便被騎兵沖垮,已經殺到門洞處的王彥等人立時大喜,身邊還未戰死的趙軍立馬擁著他殺出了出來。

這時義軍又在吊橋上倒下火油,也不在顧及城內還在死戰的趙軍,便一扔火把阻斷了清兵追擊的道路。

看著護著自己死戰的兄弟,還有不少困於城中,王彥心裏十分不舍,也十分愧疚,但他知道現在不是婦人之仁的時候,清軍騎兵一旦趕來,他和解救他的義軍,都會折在這裏。

當下他回望青州城,聽著城內還在拼殺的刀劍聲,慘叫聲,忍著心中悲痛恨聲說道:“走!”

城上的和托見義軍並不戀戰,面色不禁一寒,再看王彥等人要走,不禁大怒,他一把拿過身邊士卒手中的長弓,彎弓搭箭,就是含怒一射。

城下趙軍正轉身離去,催不及防之間,只覺得一陣冷風拂過,王彥後背便被羽箭射中,而他的整個身子也立馬倒了下去。

王彥他們已經離城一百五十步,這樣的距離弓箭已經很難發揮威力,可射他的卻是善於弓箭的滿人和托,加之他含怒一擊,王彥頓時便昏死過去。

一旁的劉順見此,頓時大驚失色,眾人不敢待在青州城下,便急忙架起昏迷的王彥跟隨著義軍往清軍的北大營退去。

沖散營內清軍的義軍,也並沒有乘勢追殺,而是在營內四處放火,待王彥等人來到營外,義軍便退出大營,一起揚長而去。

而這一幕,統統落入和托等清軍將領的眼中,但吊橋被大火燒毀,他們無法出城追擊,其他各門的清軍又還未趕到,一眾人便只能陰沉著臉,看著義軍消失在茫茫黑夜裏。

一場大戰就這樣結束,可青州之戰的影響卻不會馬上消失,多日後一份奏報便出現在南京城內新任的錦衣衛都指揮史馬鑾手中。

錦衣衛小旗周四海拜上:“甲申年九月十三日夜,清軍詐青州,殺趙應元、楊王休,有舉人王彥不降,欲帶兵沖門,為清兵所阻,力戰不得出,和托招之,王彥不降!韓昭宣再勸,仍不降!後山東義軍兵至,破清軍北大營,終得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