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江南江北大風起

四月中旬,戰鬥首先在池州府打響。

在金聲桓占據安慶後,清軍便重點經營池州,即防備明軍東下,又準備以此為根基,反攻安慶,奪回這座長江中遊的重鎮。

清軍在此駐軍三萬,由漢軍旗固山額真金礪座鎮。

隆武帝親領金聲桓、王得仁、孫守法等人出征,而皇帝親征帶來的影響,瞬時使得江南鼎沸。

雖然隆武並未與王彥進行溝通,但是當隆武知道王彥沒有接他的詔旨去打河南,而是集結重兵頓住於武昌時,君臣之間,還是保存了一定的默契。

隆武也知道以江西的兵力,要對付洪承疇還是有些困難,所以他也默認了王彥拒旨的行為,並十分默契的將大軍的左翼,交給了他這個曾經的肱骨之臣。

江西明軍兵分兩路,隆武領金聲桓、王得仁,共計五萬大軍為中軍,直撲池州,孫守法領兩萬人為右翼,掃蕩徽州府,防止浙江清軍包抄,再加上王彥派出的戴之藩,等於三路並進。

明軍大舉攻打江南,隆武作為扭轉了弘光朝以來不利局面的大明皇帝,在天下的威望還是很高的。

檄文一出,兵馬一至,中軍迅速突破池口河的清軍大寨,沿途縣城俱降,把金礪逼退到了貴池城中,而右路軍孫守法也初戰告捷。

徽州府原來就是江南重要的抗清基地之一,兵部侍郎兼督察院右都禦史金聲反清於此,江天一也曾在山中堅持了近一年,民間反清意願十分強烈。

天子親征極大的振奮了民心、士氣,孫守法進入徽州府,祁門、婺源、黟縣等地先後爆發起義,孫守法在休寧與清總兵楊成祖激戰兩日,終於迫使揚成祖撤往浙江遂寧。

與此同時,上海城內,百姓公然道服網巾,衙役挾持知縣開城,清將王憬不戰而逃,鄭成功趁勢進占上海,而後三萬人馬圍攻松江,清蘇松巡撫周國佐困城自守,火速向洪承疇告急。

可這個時候,江南雖有十五萬清兵,但明軍分幾路而來,要防守的地方也多,洪承疇正全力布置江寧防務,思考破敵之策,哪裏能抽出兵力去救,周國佐只能一次次的往江寧求救。

清軍在江南分為兩個集團,以長江為界限,南面是洪承疇,北面是多鐸。

在長江南岸打的火熱時,江北的戰事也一觸即發。

多鐸在江北除了有七萬剿匪大軍外,加上長江北岸的江防營,以及地方上的綠營駐軍,他的兵力超過十萬人,但是他卻不敢掉以輕心。

揚州東部的魯王軍依然對他構成威脅,而正真讓他警惕的還是他的宿敵王彥。

當初揚之戰,給他留下了深深的恥辱,所以當他探知王彥在武昌集結了十多萬大軍,隨時可能入境後,便將兵馬收回了揚州,準備往西抵禦王彥。

這次明軍來的甚急,皇帝含怒興師,可滿清一方也沒完全做好準備,都是半斤八兩。

此戰關系到明清兩方的國運,清勝,多爾袞還是天下霸主,明勝,南北對持,攻守異位。

多爾袞遠在北京,卻也密切關注江南的局勢,連連發出詔旨,告誡多鐸、洪承疇等人,此次大戰,關系到大清朝的興衰,關系到江南的歸屬,讓清軍務必同心協力共同禦敵,並許下一堆諾言,只要守住江南,不僅高官厚祿,而且千總以上的綠營軍官全都擡旗。

可要是誰敢保存實力不盡心竭力,溝通南朝,大清也必定嚴懲不貸。

江北,廬州府,舒城縣。

在安慶被金聲桓占據後,清軍在江南、江北各經營了一個據點,江南是池州府,江北就是重點經營合肥城,而舒城就是合肥城的前哨城。

這座池因為靠近明軍控制的地區,屬於第一線,從去歲下半年,便開始進行了加固,已經不是之前的小縣城,此時以經快要達到府城的規制。

整個城高三丈,寬一丈三尺,城上有敵樓、馬面,城下有護城河,還建築了羊馬墻,挖了深壕。

在城頭,各種火炮配置也比較齊全,唯一欠缺的就兵力不足。

之前多鐸為了圍剿謝遷,從西線抽調了許多兵馬,所以西線的兵力比較空虛,而舒城又只是個前哨,作用只在於示警,並拖延一段時間,最後是可以舍棄的,放太多的軍隊若是被吃掉,就不劃算了。

舒城的守將是正藍旗的李率泰,他在入關之初就已經是幹到了副都統梅勒額真的位置,但自從當初揚州之敗後,他就越混越回頭,每當王彥打了勝仗,多爾袞就想起了李率泰。

當初他要是警惕性高一些,把王彥困死在揚州,大清哪裏來那麽多麻煩。

李率泰也是有冤沒地說,那揚州之敗,完全是準塔的責任,那貨一死百了,他卻要背負戰敗的責任,官職一擼再擼,本來有機會座正藍旗的固山額真,現在卻被擼成甲喇章京,領著五千三百人充作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