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章 使者倒戈(第2/2頁)

百姓在河南有屋可以住,有田可以耕,如果被發配到別的地區,一切都得從新開始,要勞累幾年才能勉強站住腳跟,等於百姓的財物,無形的被他們奪去。

遊友倫從民生和河南的角度出發,並沒有錯,可以看出他是個負責的好官,王夫之等人逼著佃戶遷徒,對明朝的大戰略有益處,只是他們不能好處士紳大族和商賈全占,而損害普通百姓的利益。

王彥一陣沉默,半晌之後嘆了口氣,還是向惡勢力妥協,“不要安排在山西境內,等朝廷拿下關外之後,全部遷到遼東,不過朝廷必須要為他們提供便利,糧食和免賦的政策,要盡快制定!”

王夫之聽了松了口氣,他見王彥沒有意氣用事,忙作揖一禮,表示按著他的要求來辦理。

王彥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氣道,“你們也別太得意,遷過去的百姓要是凍著、餓著,孤王一定追究到底。另外,以糧換田,田的價格給孤提上去三成,多出來的錢全都用在安置上,孤不能便宜了你們!”

搬到了唐、魯,王彥乾坤獨斷沒多久,他就發現出問題了。他說的你們,不是說王夫之,而是他身後一群人,也是王彥身後的那一群人。

這次巡視讓王彥十分無奈,很快就離開村莊,返回了洛陽。

路上他問了王夫之,衡陽王氏在河南換了多少地,王夫之說了一個讓他吐血的數目,整整一萬頃,這讓王彥一路上都在重新思考他的位置和眼下大明朝的政治格局。

不覺之間,王彥就回了洛陽行轅,然而他剛靠在書房的座椅上,準備小眯一會兒,便有侍衛來報,說滿清的使者到了。

福臨小兒派使者過來,王彥早就知道,前線的將領得了他的允許,才趕將清使放過來。

戰事已經托了太久,北京的事情也該解決了。王彥聽了稟報,便決定見一見清使,不過他不是要與清使談判,而是直接下最後通牒。

得了王彥的允許,馮銓和呂宮這對老搭档,坐著馬車,在十多名明軍的監視下,緩緩從東門進入洛陽。

他們兩人受了福臨之命,來與明朝談條件,表示大清願意,將北京完好無損的歸還明朝,並且消去帝號,向明朝稱臣,只求能在遼東立國。

對於這次出使,呂宮是一點信心也沒有,仗打了三十多年,雙方結下多大的梁子,呂宮雖然迂腐,可是以己度人,他也能知道明朝不可能放過大清。

馬車裏呂宮不由的嘆了口氣,可是他看向車內的馮銓,他臉上卻沒有一點憂色,於是不禁問道:“中堂大人,您怎麽一點也不著急呢?”

馮銓卻像個菩薩一樣,“事以至此,急有什麽用,一切等見了楚王再說吧!”

馬車在行轅前緩緩停下,兩人挑起車簾,下了馬車,門前已有行轅官吏等候,將他們引到大殿。

王彥端坐在大殿之上,兩側甲士林立,他見兩人進來,眉頭一挑,冷聲說道:“馮學士,還真是為滿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啊!說吧!你這次代表福臨,要講些什麽?”

馮銓是明朝大學士,降清後可以說是清廷的首輔,曾經來過廣京,王彥對他很熟悉。

這次出使,呂宮以為要經歷一番刁難,才能夠見到王彥,他沒想到一到洛陽,王彥就召見了,這讓他心中升起一絲希望,以為王彥也有心要談。

當下,他忙從袖子裏拿出國書,準備說話,一旁的馮銓卻忽然拜倒,大哭道:“罪臣拜見殿下,罪臣恨不得殿下立刻滅了滿清,活捉虜酋,怎會替滿清說話!”

一旁的呂宮驚得眼珠都差點掉出來,殿上的王彥也沒做好這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