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科舉考試(第2/2頁)

那些窮苦出生的士子,也有地方去,蘇松或者南直各商號,早為他們建立了不少同鄉會館。

中國的社會結構,是一個一個的圈子,最裏面是的核心是父子,外面一圈是有血緣的親人和同宗,再外面就是鄉黨,除了這種圈子外,還有是師生同門之間,也是一個個的圈子。

這些個圈子組合在一起,圍繞著中央政府,成為大明朝這樣一個大圈,但是大圈裏面的小圈,卻也各有各的利益與競爭。

秋闈對於各省來說,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以明朝現在的政治生態,哪個省出來的舉子多,今後哪個省在朝廷就能分得更多利益,所以南直隸的商賈們對於南直的士子,可以說是十分照顧,各種酒樓和店鋪都給予士子一定的優惠。

一些商人甚至專門拿出一些錢來,支持那些窮困的士子,進行政治投資。

這時臨近考試,許多士子都放棄了溫習,要麽去拜見老師,要麽便三五成群的去吃酒放松,打探下關於考試的消息。

一時間,各個酒樓裏都有他們的身影,走到街上都能聽到他們的高談闊論,使得整個南京城,格外熱鬧。

南京城西一座還不錯的酒樓內,因為靠近太學,裏面生意十分火爆,還沒到晚上,就已經坐滿了許多士子。

王彥坐在一個雅間內,便聽見兩面房間裏,士子們的交談聲傳過來。

“張兄,朝廷在科舉上,是三年一變,從不考八股,到加入放箭和射銃,到現在又分什麽政試和事試。你是官宦子弟,可知道這個政試和事試有什麽區別?”

另一個聲音傳來,笑道:“幾位兄台不用緊張,當初朝廷說不考八股,多少人反對,擔心士人不能適應,會影響科舉,後來朝廷加入射藝,也是多少人說有辱斯文,但你們看現在怎麽樣?大夥兒不是都適應過來了麽?這個政試和事試其實也是一樣,我從家父哪裏有些了解,其實也簡單,就是政試出來的,今後擔任的官職可能是以政務為主,而事試出來的則是精於一事,比如河道治理,比如工部造船造炮等事宜,具體去執行某一件事。”

“這麽說來,那這個事試肯定會考些雜學之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