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 造船行業的發展(第2/2頁)

首先得有人種棉花,其次采購原料的需要知道原料價格波動,從哪裏能獲得廉價的原料,降低織布的成本。等布匹織好之後,還要染色,這又需要采購染料,最後銷售時,還需要掌握各地的稅收,海上的氣候等等問題。

原來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情,商業社會需要無數人的精細分工和協作,織一匹布尚且如此,何況是造一艘船。

這是一個產業網絡的問題,而不是一個點的問題。

這其中的改變,是整個社會和國家的一個升級,國家會變得強大,但是社會也會變得復雜,原來頭疼治頭,腳疼醫腳的處理方式,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再適用了。

大明的官僚必須也要升級,而王彥關於事務官和政務官的改革,也是為了適應這種變化。

宋應升沉默了一下,然後微微頷首道:“本官有些明白了,馮老能否給本官整理一份宗卷,本官要進行分析之後,上報朝廷,解決桐油不足的問題。”

馮應昌自是沒有異議,當下點頭應下。

在巡視了船廠之後,宋應升在瓊山縣休息了幾日,並依據四海商號提供的卷宗,對於整個造船行業進行分析之後,便寫了一份奏折上報朝廷。不過他並沒有就此結束此行,而是要完成對瓊州造船工坊的整個產業鏈的視察。

幾日後,還是在馮應昌的陪同下,他們一行人,沿著南渡江進入瓊州島內部,視察四海商號的林場。

一路上,宋應升可以看見,不時有上遊砍下的樹木,從河水中漂向下遊,河流兩岸有不少的山峰都被砍得光禿禿的。

這種景象讓宋應升皺了下眉頭,他四下張望,卻看見河岸兩邊的山坡上有不少人,正背著一個竹簍,不知道在做些什麽,於是問道:“他們在做什麽?”

“回大人,那是在種小樹。”旁邊林場的一名頭目解釋道。

宋應升聞語,仔細看了看,發現這些被砍伐的山頭,其實很有章法,似乎是劃定了區域,有西山坡上已經長出了一人高的小樹,他不禁點點頭,“樹木成長不易,伐完便沒了,你們能想到從新種上樹苗,後人必會給你們一個好的評判。”

樹木確實成長不易,林場能想到種樹,為長遠計,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另一個主要的原因,來自島上漢黎、漢苗之間的矛盾。

在瓊州府,漢民主要分布在北面靠海的沿海平原地區,而少民則居住在海島內部。他們信奉鬼神,散是泛靈教的一種,算是一種原始宗教。這種信仰讓他們相信萬物有靈,覺得漢人對樹木的砍伐,會引起山神的不滿,所以引起了許多沖突。

明朝新的戶籍制度推廣已經有一段時間,不過具體實行過程中,進展還十分緩慢。有些少民部落生活在山中,有多少人口,明朝都還沒摸清楚,而且這些少民的生存空間,被漢族一步步的擠壓,最後被迫退入山中,矛盾不會輕易消散,要實現國內民族大同和融合,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砍伐後重新種植是一種妥協,而且林場也是多交給少民來管理,商號也借此機會,種植更加適合造船的柚木、樟木,從一種粗獷的模式,向精細和持久轉變。

眾人繼續走了一段路程,被砍伐的山頭便少了一些,不過還是能在林間看見大批的人影,他們大多是少民裝扮,拿著柴刀爬上樹幹,正將一些旁枝砍下來。

宋應升一看就知道,這是為了讓樹木向上生長,以便生長出更大更直的樹木出來。

這一次巡視,讓他收獲良多,對於整個造船行業的現狀和流程有了大概的了解。

瓊州的造船行業,經過了十年的發展,流程已經逐漸規範,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鏈。

造船的龍骨,大多是用雲貴運來的巨木,瓊州則提供一般的木材,桐油則從廣西,以及長江流域各省購買,鐵釘則來自貴州的冶煉作坊,帆布和繩索則來自江南,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協作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