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 招降金將(第2/2頁)

李本深在一旁坐下,臉上一陣沉默,李元胤取出王彥的信交給他,繼續道:“這是監國給你的信,只要你們歸順,士卒可以卸甲歸鄉,將領如果願意繼續從軍,可去南京武學學習,然後分配各軍。”

李元胤聲音很大,他是故意說給所有人聽,周圍金軍將士聽了,不禁紛紛議論起來。有的人信,有的人卻認為明朝不會那麽好,擔心被騙下山後,讓他們去做苦役。

李本深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過信,他展開一看,信的內容並沒有說什麽條件,因為這些李元胤會說,王彥寫的是一些感慨。

王彥在信中說他曾也是徐州鎮的一員,感嘆著近十五年來,徐州鎮分崩離析,他、李成棟、李元胤、還有李本深,因為種種原因,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這個大時代中飄蕩,有的走對了路,有的則上了歧途。

如今天下即將一統,徐州鎮各部也算歷盡風雨,王彥希望十五年後,各部能夠從新走到一起,不要再自相殘殺,相互為敵……

李本深看完王彥的書信,不禁久久無語……

在李元胤招降李本深時,渭水南岸,一片人潮中,唐通身前同樣來的一員明軍使者,只是級別並不如李元胤高。

王彥派李元胤去招降李本深,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比較安全,把握很大,就算李本深不願意投降,也不會殺李元胤,畢竟雙方有舊,並非你死我活的敵對關系。

王彥滅金,打的旗號雖然是掃平胡虜,但是兩者之間的戰爭,其實是一場爭霸戰爭,只要一方肯認輸,那就完了,並不會像明與滿清一樣,進行報復性的屠殺,雙方的仇恨沒有那麽深。

沒有派級別更高的人去招降唐通,主要是這廝之前拒絕了明朝的招降,還害死了明朝的使者,張名振有些拿不準,所以只派了個信使。

“國公,明軍怎麽說!”唐通周圍同樣圍了不少人,一名部將見唐通看著王彥的書信,臉色陰晴不定,忍不住開口問道。

唐通沉著臉,將書信遞給身邊副將,“楚王給出條件,保我們平安,不過需要舉家遷往南京。”

“那不就是軟禁麽?”副將愕然道。

唐通臉上慘笑,“現在我們還有別的選擇麽?”

……

臨潼大戰結束,明金之間的勝負便分了出來,金國大勢已去,已然成為事實。金國徹底喪失了爭霸天下的可能,也就是說跟隨金國將沒有政治前途,金國不在是一個人才能夠施展抱負的舞台。

原本難以招降的金國官員,此時思想上都發生了動搖,沒有多少人願意跟著一個沒有前途的政權,繼續走下去。

當然有動搖的,便也有頑固不化的,明軍在驪山和渭河南岸的招降比較順利,但被困在泄湖的金將劉之復卻拒絕投降,自刎之後,鎮內的三千多殘兵,才擡著他的屍體出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