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西夏為使(第3/4頁)

表章特別提到了在法國接待艦隊的德弗魯瓦爵士,就是曾經帶領十字軍和宋軍幹上一架的最高主官。其非常熱情的帶一幹文武臣子遊覽法蘭西。並且法蘭西將會派遣十艘商船跟隨船隊來宋。而已拜訪諸國也有商量派遣船只,將商議後定下來宋的時間。

表章上提到,本次艦隊作戰七次,攻擊對象全是海盜。並且有兩艘海盜強行登上一艘擱淺修理拖後的戰船,經過戰鬥,船長和十一名禁軍陣亡,斃殺海盜四十五名,擊沉海盜船兩艘。拷問被俘海盜,而後艦隊對海盜盤踞的海盜村進行報復圍剿。搜得珠寶金器若幹。

預計再有四個月,主力艦隊將達到玉州,停留一個月後,將按計劃返回。

信寫得很長,顯然事情非常多,每件事情都是簡單述說。雖然很平淡幾句話,但可以想象到發生這些事時候緊張。海盜多是集中在地中海阿拉伯海峽一帶,特別是羅馬邊境海盜猖獗非常。而宋軍也采用了滅絕的報復,找到海盜村,無論男女老少,全部殺光。至於到後,海盜見旗望風而逃。他們不會理解,連審判都沒有報復方式乃是東方傳統。即使不是為了給陣亡禁軍和船長報仇,宋人也從沒有對強盜有人道的想法。

信中還說,各國的武器、船只、戰術都非常落後。生產能力低,商人還沒形成規模經營。他們使用的都還是冷兵器。還有提到收集了很多的蔬菜種子,有專門的官員記載種子培植的環境。

不少歷史學家認為是元朝蒙古人傳過去的,但又有歷史學家說,在九世紀時候,歐洲就有火藥雛形。又有歷史學家說不是中國傳的,又有人說是阿拉伯人傳的,所以很難有定論。無論怎樣,陽平軍廠的火藥稱霸全球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梁紅玉認為,在地中海受到禮遇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宋國擁有他們所沒有的武器個艦船。

趙玉見歐陽看完道:“此表章朕已命史官造冊,原文不動的抄錄下來留史。朕很欣慰,此事你有大功。”

“謝陛下誇獎。”死女人,怎麽不給自己寫封信呢?

趙玉點頭突然轉話題:“陽平沉屍案進行怎樣?”

“回陛下,劉四女一死,微臣沒有半點線索。”歐陽問:“這劉四女久居東京,不知道提刑那查到劉四女生前和誰來往密切了嗎?”

趙玉道:“提刑衙門來報,說劉四女獨居郊外,從來沒有朝廷官員上門,也從來沒拜訪朝廷官員。此案惹民間議論許久還未平息,朕看此案陽平和提刑衙門暫且擱下吧!雖然劉四女是庶民,但好歹也是太上皇妃之父,查下去事關皇家臉面,朕就讓大內接手偵辦。你覺怎麽樣?”

“陛下聖明。”哼怕人追查下去扯到大內是吧?歐陽暗道。

“你回去歇息,後天早朝聽宣。”

“是微臣告退。”

……

早朝聽宣,趙玉首先拍板對西夏的態度。如果西夏要兵權,只能滅了他們。如果西夏不要兵權,則可以割地議和,並且答應永不先侵。任命歐陽為欽差大臣,前往河西走廊商談和議細節,便宜行事。除了欽差衛隊外,跟隨歐陽的還有二十多名三省六部的官員。上路到和談,朝廷只給兩個半月的期限,如果沒談成,歐陽直接以欽差名義通傳各軍,宋軍趁夏初繼續進攻。

這個欽差權限是很大的,大到歐陽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到底想致自己於死地的是不是趙玉?身為一個曾經的警察,對證據高過主觀的判斷。在幾乎所有證據都指向趙玉的時候,歐陽不能不對趙玉的信任有所保留。

而後李逸風私下一分析,歐陽才醒悟,原來自己當欽差不是利益需要,而是政治需要。在兩方爭吵之下,由歐陽這個似乎中立的皇帝親信來挑起此事,雙方都沒話說。即使有話說,也是私下說歐陽的壞話。趙玉本身並沒有受到影響。

再者歐陽負責第一次和西夏人談判,在西北軍道人面熟悉,對當地風情深有了解。一方面他本身是士族,一方面他又代表商人。還有一點,歐陽每次出手沒有讓宋國吃虧過。最主要是西夏人對歐陽是又恨又怕,原因是此人財大氣粗。一個部族攔截關卡,多少人?五千人?那就拿五十萬貫砸過去,關卡就砸下了。這種砸錢仗,根本沒法打。

宋朝是不敢這麽打,否則收買一個關卡,下面關卡不出錢人家不幹了,還有朝廷要這麽幹,對士兵士氣影響很大,不獎勵士兵,反倒是把錢都給敵人,下面想法就多了。但歐陽私人就沒這個顧忌,私人的錢,怎麽花拿來砸誰自己高興,誰管得著。雖然有錢人很多,但歐陽這樣傾家蕩產損人不利己的無良行為,真讓西夏人真的心虛,說不準哪天又有一部族被歐陽用錢勾引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