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第2/3頁)

宗澤要的就是姚三保的這個態度,但並不是要姚三保馬上就去同曾邦才攤牌。命甘雲把簡師元帶下去後,宗澤指示姚三保,眼下做到心裏有數便可,但在動手時機未到時,千萬不可形之於色。曾邦才蓄謀已久,自會有高度防備。他在山寨裏的勢力,不可等閑視之。若要解決掉他,須有充分準備。解決掉曾邦才的時間,可定於八月十三日之前。這樣算來,還可有五天的準備時間。所以今日回山之後,姚三保在表面上應絕無異常,卻要在暗中抓緊聯絡可靠將領,制訂除奸方案。到時候不動則已,動則不僅要一舉拿下曾邦才及其親信,還要全面掌控山寨局面,避免引起部隊火並。

姚三保聽得出宗澤確實是在設身處地為他著想,遂滿懷感激地慨然表示,莫看他姚某乃一介武夫,卻也懂得士為知己者死。宗留守對他恩同再造,老佛崖上的那點事,就包在他姚某人身上了。

於是解決老佛崖匪患之計,就這樣敲定下來。

關於平定老佛崖匪患的方略,宗澤考慮得不可謂不周到。姚三保亦忖,憑著自己在虎翼軍中的根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失手於對手。卻不料,雖有這番預先的設計,這一回合還是讓曾邦才搶了先機。因為,這一回曾邦才動作極快,根本就沒容得姚三保返回山寨。

原來,曾邦才自打得知王子善有密函傳送姚三保,而姚三保又一反常態地開始關注軍務,便下定了盡快除掉姚三保的狠心。平心而論,曾邦才認為姚三保義氣深重、古道熱腸,一向對他曾邦才很夠意思,是並不忍心對其痛下殺手的。但草廬翁有一句話,他記得很牢:大丈夫行於世間,小事須講良心,大事要講需要。況且,目前的勢態很清楚,倘若自己心慈手軟,鋼刀就要架到自己的脖子上。事至此間,他只能是無毒不丈夫了。

但是,老佛崖畢竟是姚三保開創的地盤,在山寨裏面動手,有許多不便之處。因此他的打算,是乘哪天姚三保外出散心時下手。今日上午,他得知姚三保一大早便帶著五名衛兵去了殷家崗,感到機不可失,便當機立斷,命蔣宗堯迅速組織了一支強幹的弓弩隊,由蔣宗堯親自帶隊,埋伏在了姚三保回山的必經途中。姚三保出山,但凡路程不遠,一般不會在外過夜。他的這個習慣,早已被曾邦才摸透。

曾邦才臨時安排的這次絕殺,是連宗澤也始料未及的。

因城裏還有許多事務需要料理,宗澤與姚三保談完後,即帶隨員先行離去。姚三保則是在老叔家吃過了晚飯才動身的。

姚三保這一行人馬走到山口時,已是月到中天。蔣宗堯情知在鐘離秀逃脫之事上自己的責任非淺,這一回必須將功折罪,因此不敢有絲毫大意。來到埋伏地點,他精心選好了伏擊位置後,就派人輪流值哨,一刻也未間斷地盯死了眼下這條狹窄的山道。當姚三保的衛兵以慣用的護衛隊形簇擁著姚三保,遠遠地出現在視野中時,他即命弓弩手們迅捷地進入了各自的預定位置。

蔣宗堯帶來的那十幾名弓弩手,個個是百步穿楊的神射手。其所用之弓俱是五石以上的上等麻背弓。普通軍用弓的拉力標準是一石五鬥,超過兩石者,便可謂是硬弓了。五石長弓之射程、箭速以及箭道的穩定性遠勝於一般的硬弓,在今夜這種基本無風的氣候條件下,它的有效射程,可達一裏開外。

姚三保的慣用護衛隊形是前衛、左右衛各一人,後衛兩人。蔣宗堯事先便據此給弓弩手們做了分工,指定由每兩名弓弩手負責解決一個衛兵,余者則集中解決姚三保。他嚴令弓弩手們必須聽他的號令同時發箭。他確信,在這種具有極高命中率的襲擊下,將沒有一個目標能夠逃過至少是致命的一箭。

蔣宗堯所采取的這種獵殺術十分正確。隨著他“放箭”的號令發出,頃刻之間,但見山道上所有的目標幾乎是齊刷刷同時落馬。擔任姚三保右衛的那個護兵,甚至由於坐騎受驚躍起,身體失去平衡,竟從馬背上直接跌下了山道外側的溝谷。

當中箭落馬的前一刻,姚三保正沉浸在回山後如何制伏曾邦才的思索中。而簇擁在他身邊的護衛們,因見老巢就在眼前,也都無甚警覺。直到忽聞空中突然出現異常聲響,才驀然醒悟是遭了暗算。但這時任憑他們的反應再快,也難以躲過那一支支疾如閃電的奪命飛羽了。

眼見得全部目標悉數落馬,蔣宗堯帶著弓弩手們收弓出刀,沖下山坡。經過驗查,確認姚三保等均已當場殞命。蔣宗堯讓眾人將他們的屍體統統拋下山溝,然後便收攏起姚三保等人的坐騎,快速撤離了現場。

回山後,蔣宗堯連夜向曾邦才做了稟報。曾邦才再三問清姚三保一行六人確實是俱被剪除,無一漏網,心下方定。然而,這裏面卻是存在著一個漏洞,只是由於蔣宗堯不夠細心,未曾注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