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審問(第2/2頁)

鄭戩把案幾一拍,厲聲喝問。

主事道:“按規例,自然該是如此。不過衙門裏的公吏都是幾十年做這些事,日久天長難免就懈怠了,有時候不按規例做事總是有的。”

鄭戩只是冷笑,這主事說的話一個字他都不信。

利用職權獲取私利,一出了事就大事化小,鄭戩還不至於不知道這套路。

看看一直在那裏傻呵呵站著的都庫經,鄭戩問他:“你掌管茶庫,沒有你這裏開門記賬,任誰都搬不出茶來。從昨天起便該封庫,你怎麽願意今天還來?”

都庫經顯得有些不好意思:“稟上官,昨天主事就跟我說了,有發不完的茶今天來幫著發一下,允了我晚上看燈吃酒。小老兒在家裏左右無事,便來賺這一頓酒吃。”

“朝廷庫藏,你竟然為了一頓酒筵違反規例?”

見鄭戩橫眉冷對,都庫經也不害怕,陪著笑道:“上官說的嚇人,這茶本來就該是昨天發的,不過天色晚了不方便。今天來搬,也還是當昨天發,有什麽打緊?”

這兩人一個沉穩作答,一個裝瘋賣傻,韓綜冷眼看著,一會就知道再問不出什麽來。

要麽就是這裏面真的沒有情弊,剛好湊巧而已,要麽就是這些吏人早已串通起來,一旦出事之後如何應對早就有了布置。韓綜在蔗糖務做同提舉多年,跟著徐平久了,深深知道如果跳不出這些吏人布置好的格局,那怎麽查也是沒用的。

這麽多官員出動,鄭重其事,沒個面子上的交待也混不過去,所以他們便留了一些小把柄出來,讓官員盡可以報上去顯示自己用心做事。反正都是小錯,處罰不重,日後的生活也有同夥的吏人照料,這些也在他們的計劃之中。

見鄭戩還要跟這兩個吏人理論,韓綜攔住,吩咐堂下的兵士:“去外面,把‘鄧’記交引鋪的人全部提到榷貨務來。”

兵士出去,韓綜又叫了兩個鹽鐵司自己屬下的主事過來,小聲吩咐:“你們兩個,每人帶下面的一個小吏到旁邊層裏,各自問話,詳細記錄下來。”

一邊說著,一邊拿筆在一張紙上寫了起來。無非是昨天什麽候,是什麽人到了榷貨務,跟什麽人交涉,換的有多少茶引,這些茶引都是哪裏發出來,等等一些詳細的細節。

這是韓綜從徐平那裏學來的,對這些人打罵嚇唬都沒用,便用這種方法。他們再是做得天衣無縫,細節也不可能完全對得上,只要有了破綻,機關開了口子就好破了。

當然,如果他們的細節能夠對上,那就說明可以相信他們的話。哪怕是他們準備得足夠充分,連細節都想到了,那官員就自認倒黴就是。

兩個主事帶人出去,韓綜又對鄭戩道:“你那裏勾院也出一個人來,去查昨天最後務裏收的茶,都是什麽時候從哪裏發出,數額印記都查清楚,記錄下來。事後我們按著茶引對這幾個人說的話,有沒有情弊當是能有個大概了。”

鄭戩憋在那裏本來已經準備用刑了,見韓綜如此安排,想想也有道理,便叫了勾院的三個公吏過來,讓他們去檢視茶引,詳細記錄。

這些交引是沿邊入中糧草的憑證,各個州縣發出來的並不相同,日期不一,押印的官吏當然也不是同一個人。因為不管是交引鋪還是榷貨務,對此都要詳細記錄,經手的人員不說全部記住,總得有個大致印象。如果各方對不起來,那就是有心做弊了。

不大一會,兵士從外面帶了兩個富商打扮的人來,向韓綜和鄭戩行禮。

韓綜道:“你們兩個就是‘鄧’記交引鋪當值的主管?榷貨務裏說昨天你們鋪裏天晚的時候來務裏換茶,是也不是?”

兩人一起道:“稟上官,確有此事。”

韓綜點頭:“那昨天是不是你們兩個來換的交引?”

其中一人道:“上官,是我來的。”

“好,你隨我衙門的吏人出去,有些話要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