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

崇政殿內,聽燕肅和張宗象兩人講完,趙禎興致勃勃地問兩邊的宰執:“這些新奇東西宮裏也有一些,確實方便好用,眾卿有沒有用過?”

呂夷簡道:“臣家裏有幾盞邕州來的燈,確實好用。只是用的煤油外面不好買,甚是不方便。那玻璃也是好物,閣子裝上,白天讀書甚是方便。”

趙禎點頭:“等到新的場務建起來,一切就都好買了。徐平奏請在京城設七鋪,專賣這些物件,內城三鋪,外城四鋪,到時必然方便。”

王曾道:“東西是不錯,不過還是要囑咐三司,精揀官吏,不要虧了本錢。”

說起官吏,燕肅插話:“新開十場務,需要的吏員不少。徐平的意思,從各衙門裏調一部分,新招一部分,互相牽制,不讓他們勾連舞弊,微臣也覺得合適。”

“微臣覺得不合適!”

一直沒有說話的禦史中丞韓億突然出聲反對。

殿裏議事的除了幾位宰執,再就是三司使寇瑊和禦史中丞韓億,加上燕肅和張宗象兩位去評議的兩位待制。徐平的官位太低,還沒有資格一有事就到崇政殿裏來。

本來很輕松的氣氛,韓億突然反對,所有人都一起看著他。

呂夷簡緩緩開口:“中丞因何反對?”

韓億拱手:“如今三司公吏人數眾多,上下勾連,弊端叢生,前些日子榷貨務內外勾結即是明證。既然新的場務要招人,不如把三司吏員揀汰一遍,重新安置。祖宗之時,三司屬吏不過千人,如今則遠超此數。請三司吏員以千人為額,精心揀選,老弱無能之輩淘汰勒停,能夠任事的人多出來的便就安排到新場務,如此兩便。”

寇瑊聽了這話就不高興,外面坊場官吏的監察人事權已經慢慢移到了庫務司那裏,結果榷貨務出了事,庫務司屁事沒有,反過來卻要三司裁員。

向韓億拱了拱手,寇瑊道:“時移事易,祖宗之時國土沒有今日寬廣,三司治下公務也沒有今日繁多,需要的吏員自然就不同,怎能夠一概而論?所謂因事設人,中丞如此定下員額,如果到時候出現人手不足,耽誤了公事怎麽辦?”

“因事設人,那也要三司把政事條列出來,才好定下員額。三司只是說事多,到底哪些事多,哪些是非做不可,哪些根本沒有必要,這要先理清楚。”

寇瑊怎麽可能理得清楚,三司是個什麽衙門?凡是跟錢沾邊的,除了皇上的內庫,全都歸三司管理,三司使也只能掌握個大概,誰能夠不管芝麻西瓜全抓在自己手裏?

呂夷簡見寇瑊沒再答話,對兩人道:“韓中丞說得也有道理,不過裁汰冗員,非急切間可以完成。等些日子,由禦史台和三司再議如何?至於新開的場務,也總是要一步一步辦起來,需要的人手也是陸續到位,也耽誤不了。”

韓億和寇瑊兩人聽了呂夷簡的話,都是勉強同意。事情便就這樣定下來,趕在正月底之前,禦史台和三司關於公吏揀汰再議一次,結果報政事堂。根據這個結果,再定新開的場務要招多少人員,怎麽招募。

既然說到這裏,難得參加議事的王德用道:“下個月,自邕州來的橋道廂軍將進入京城,這些人如何安置,做哪些事情,還要跟中書商量。”

呂夷簡沉默了一會,道:“等他們來了再議吧,到陜西的官道本就暢通,要修路也不是修官道,急切間也定不下來。”

邕州廂軍本來是徐平的老部下,交給他正合適,但此時的規矩是怕臣下坐大,呂夷簡反而不想交給三司了。

眾人談些雜事,話題又集中到新開場務的產品上去。這些東西一部分邕州已經有了生產,平常百姓自然難得一見,但對崇政殿裏的這些人來說,得到卻並不困難。

崇政殿裏皇上和宰執大臣們在談論,條例編修所裏徐平和幾位手下也在談論。

王拱辰看著桌子上的兩盞煤油燈,口裏嘖嘖稱奇:“這可是好東西,有了這燈,晚上看幾頁書再也不用吃滿鼻子的黑灰。最近城裏不知怎麽回事,也沒有好燈油賣。”

劉沆笑道:“這燈再好,你買得起?”

“能有多貴?總有辦法!”王拱辰好歹也是狀元,平時也是有點外快撈的。

韓綜道:“買得起燈又如何?如果你連脂油燈都點不起,這燈就更加不要想了。”

幾個人說說笑笑,圍著昨天帶來編修所來的一些樣品指點。

徐平沒有參加他們的討論,正與郭谘一起商量著一些新場務的細節。人員的招募,生產的管理,場房的建設,銷售和中轉渠道的建立,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

正在這時,一個公吏從外面進來,到徐平面前行禮:“副使,鹽鐵司一個叫高成端的主事,前些日子回家省親,昨天回來,正在外面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