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內朝外朝

照耀了一天的太陽到了傍晚也累了,有氣無力地趴在西邊的山頭上,向春光明媚的世界灑下萬千金光。原野籠罩上了金色紅色,更多幾分綺麗。

王素莊子裏招來的莊客都是熟手,種田基本無大錯。徐平看了一天,也只是指點了他們要拉大行距,縮小株距,合理密植又充分利用陽光,也保持田間的通風。這是前世帶來的經驗,經過無數實踐總結出來的,大行距小株距,是密植提高產量的不二法門。

王素一一照做,聽徐平的評價還不錯,一直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經過一天的觀察,徐平也大致了解了薅鼓田漏的用法。

鼓聲既維持著田間的作業紀律,也調整著作業的節奏。掌鼓的老農鐘四經驗豐富,覺得進度快了鼓聲便會慢一點,覺得進度慢了便會加快節奏。

田漏則能讓鐘四大致掌握時間,一次插秧到地頭要多少時間,回來要多少時間,作業幾次之後是變快還是變慢,鐘四看著田漏都心裏有數。

靠著這鼓和漏,掌鼓的鐘四就能讓整個隊伍保持一定的節奏,把當天的任務完成。既不會發生天黑了沒幹完,也不會發生幹完了太陽還很高這種情形。

能夠讓這麽多人工作起來井井有條,薅鼓田漏還真是不錯的工具。

看著天邊的斜陽,徐平對王素道:“天時不早,我該回去了。仲儀的莊子種田已經無大錯,只要風調雨順,今年的收成必然是錯不了的。”

王素吃了一驚:“都到這個時辰了,又何必非要回去?我莊子裏殺了羊,準備了好酒,今夜一醉方休!明早上朝,只要起早一點,也誤不了。”

徐平笑著搖搖頭:“我家裏有老有小,妻子又有了身孕,不回去哪裏行?”

說完,招呼劉小乙幾個人,向王素和其他幾人告辭。

徐平的身份在那裏,性格又不怎麽與幾個人合得來,除了王素外,其他幾人並沒有怎麽挽留,客套了幾句,便一起把徐平一行送出了莊外。

走了三四裏路,看看快要到兩京驛路上,徐平對劉小乙道:“這裏人煙不多,把那幾只野鳥都放了吧,不要帶回家裏去。”

劉小乙有些舍不得,問道:“官人,為何要放?王官人讓莊上不少人幫著捉著,帶回去搏盼盼小娘子一笑,也不枉我們出來一天。”

“野鳥性烈,除了少數幾種,或者從小養著,極難養活。帶回去盼盼看著高興,結果沒幾天全都死了,又讓她煩惱,何必呢!有這些蟈蟈和魚,也能讓她高興幾天了。”

劉小乙也聽說過成年野鳥很難養,自己又沒有孫七郎的本事,猶豫一會,只好讓莊客們把捉來的鳥都放了。可惜了王素吩咐閑著的莊客,幫著自己一行人抓鳥了。

徐平是剛開始沒看到,看到時已經抓了幾只,當時不好說些什麽。到了現在,當然是要在路上全部放掉,不然回家養兩天死了,盼盼還不知道傷心成什麽樣子。小女孩在她這個年紀,正是同情心泛濫的時候,沒必要帶回去讓她覺得難受。

到了四月初一,朔日大朝。下朝之後,徐平便就被叫到了後殿議事。

原來是徐平上的關於玻璃務需要人才的奏章,因為老花鏡得了幾位大臣和楊太後的歡心,這奏章優先順序提了上來,被排在了前頭,招徐平過去商議。

司天監的官吏受限制,不過是皇帝怕有人借天象蠱惑人心,賈憲在司天監裏並不接觸天文,也沒學過六壬遁甲之類,沒有這方面的疑慮,很痛快就把他和其他幾個精通算學的人放了出來,加入玻璃務裏。徐平倒是沒想到如此順利,感謝的話說了不少。

之後,趙禎便提出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玻璃務裏制出了望遠鏡,能夠觀測天文,讓徐平傾盡全力先幫宮裏的翰林天文院制一具,沒有問題了,才給司天監配備。

徐平並沒有上奏望遠鏡的消息,燕肅也不是個多嘴的人,皇上趙禎的消息不是來自於這個渠道。至於到底從哪裏聽來的,趙禎含含糊糊沒有說。

不只是徐平,在座的其他大臣也立即想到了,只怕又是皇城司探事卒的功勞。

以呂夷簡為首,幾位宰執大臣強忍著沒有發作,但堅決反對先在翰林天文院裏建。司天監是國家正牌的天文機構,一切天象日歷的事情都以那裏為準,有什麽新儀器,自然是那裏先用,沒有先在宮裏試用的道理。這是原則問題,大臣絕不讓步。

翰林天文院傳承的歷史也蠻悠久,不過在以前的朝代,那裏只是皇帝本人把天文儀器當玩物的地方,只供皇帝賞玩,基本沒有天文觀測的功能。入宋以後,出於對任何機構都不信任,都要有同樣機構關防的目的,翰林天文院充實起來,成了宮裏的小司天監。

司天監組織上歸於中書門下,翰林天文院則歸於殿中省,一個外朝,一個內朝,大臣們的選擇傾向非常明顯。而且牽扯到了皇城司探事,在座的大臣們更是深惡痛絕,無論如何,都不讓內朝占上風,引經據典,堅決要求以司天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