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2/2頁)

這是時代的特點,科舉考的並不是經義。說到底科舉是選拔考試,只要能夠把適合的人才選拔出來就可以,並不是能力考試。通過了科舉中了進士並不是說就具有了做官員的能力了,大多數進士出身的官員實際上都碌碌無為。但選拔官員這種事情,也無法進行能力考試,合不合適,還是要由在工作中的考評來決定。因為大儒往往落榜,就憤憤不平地說科舉制度不公平,實際上是沒有道理的。中了進士的大儒,比如歷史上的朱熹,實際上也不是多麽優秀的官員。強行把選拔考試改成能力考試,由重詩賦改為重經義,最後演變成明清時期的八股文,沒有任何的積極意義。

正是因為如此,李覯的名聲遠比他的官職重得多,在京西路的官員中,他比一般的知州名氣大多了。徐平選擇李覯,已經讓這件事情帶上了濃厚的理論色彩。

要立萬世法,僅僅是靠徐平在京西路多收的錢糧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能被廣泛認可的理論支持。如漢之桑弘羊,唐之第五琦和劉晏,在財政思想和舉措上都有革命性的貢獻,但都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往往人亡政息。另一個極端例子的法家流派,有了商鞅變法的實踐,再加上韓非子的理論,不管後世怎麽貶低反對,卻一直流傳,甚至如“崇本抑末”等思想被後世各家吸收。實際上這個年代的理財思想,很多都來自法家。韓非把工商列為“五蠹”,商鞅認為學者、商人和技藝糊口的為無用之民,正是重農抑商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