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交涉(第2/2頁)

鄭向聽了面現難色:“省主,不是在下阻撓,委實是不容易。銀行往來賬目,每日都千千萬萬,沒有準備,難以跟審計司理清楚。”

“話可不是這麽說,銀行的每種賬目,是需要日日結存,還是幾日一報,規例都明文寫得明白。審計司查賬,必然是根據規例來查,不可能胡來一氣。不管是銀行還是什麽衙門,審計司要查賬,都是即時開始,怎麽查由他們自己做主!”

鄭向看了看身邊的張惟吉,無奈地搖了搖頭。

小頭目大多都是宮裏來的內侍,他們怎麽可能按照規例記賬?這個年代皇帝身邊的內侍,大多都是出自世家,長輩自小教導,基本能讀書識字,素養還是相對較高的。但在皇宮裏,內侍發揮文化特長的地方惟有管理各種圖書,還是只能整理,不能亂翻,有文化也沒有用武之地。皇帝要處理的朝廷文書,有內尚書省專門負責,內侍無涉,他們對於朝政基本一無所知。突然之間用外朝的規矩要求他們,怎麽可能做得來?偏偏這些人又自視甚高,眼睛長在頭頂上,聽不進別人的話,政務自然就是一塌糊塗了。

見鄭向只是搖頭嘆氣,徐平心裏就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內侍也分兩種,石全彬那種經常在外朝衙門做事的是一種,實際就是身份特殊的官員。還有一種自小長在深宮,一輩子也沒有什麽接觸外朝事務的機會,循資而遷。前一種的數量很少,趙禎這一次派出來的只怕是後一種。他們沒經過訓練,怎麽可能做得來這麽專業的事情?

看看天色不早,徐平只好道:“鄭待制,銀行也是初設,有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是人之常情。這樣吧,這次就先破個例,讓你們先準備半個月,到時審計司再來查。不過,那個時候可千萬不要再推諉了,說不過去的。”

鄭向面現慚色:“省主大度,在下惟有感激。”

徐平又道:“不過,有一點還要麻煩待制。近日傳言有人開公司從京師銀行騙貸,此事不可不查。你們把最近半個月從京師銀行貸錢的公司名目整理出來,明日,最近後日,移文審計司,此事不難吧?”

鄭向稍一猶豫,重重點了點頭:“好,此事好老夫可以做主,到時必然送到!”

徐平拱手了拱手:“如此,我們就不叨擾諸位了,告辭!”

鄭向要挽留,徐平已經帶人站起身來,只好起身相送。

到了客廳門口,徐平又轉過身來,對一直沒有說話的劉沆道:“沖之,你可是代表三司坐鎮京師銀行衙門,即使不管庶務,對一些異動也要多多留心。不然地話,到時真出了什麽大亂子,你可是脫不了幹系!”

劉沆拱手:“下官謹記省主所言!”

徐平看著劉沆,過了一會,點了點頭,轉身出了客廳。

出了京師銀行衙門,鄭戩對徐平道:“劉沆一向精明過人,怎麽這次他沒有察覺?”

徐平背著手,看著西天的太陽,過了一會才道:“京師銀行只有他一人是我們三司派過去的,能看住大局就算不錯,細節處怎麽可能看得住?我本來想的,是三司就派這麽一個人過去,皇宮最好也照此辦理,再有一位大臣總攬全局,這樣最好。下面做事的官吏,便跟其他銀行一樣,從各衙門差遣,或者百姓中和雇。可惜,可惜啊——”

說完,連連搖頭,向前走去。

趙禎顯然沒有徐平這樣能夠放得開,京師銀行下面做事的,他恨不得全用自己身邊的人。這些人在皇宮裏憋了幾十年,突然放到這樣關鍵的位置上,便就跟撒了歡的馬。偏偏這些皇帝身邊的內侍最難處置,不管不行,管得重了又不行。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他們回到皇宮裏去,做自己該做的事。

但不吃上一次虧,趙禎怎麽甘心放手?這次就當花錢買個教訓吧,對以後是好事,但願不要鬧到無法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