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2/2頁)

張大有笑道:“這就不必了。我看過解鹽司的奏報,每年只是用風曬的鹽,便就足夠附近幾路使用。現在又有多年存鹽,應當不會缺少。”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你到那裏之後還是先找給石炭產地,反正精制鹽的時候也用得著。而且以前所謂的夠用,是在鹽價高企,鹽又粗惡難食的條件之下。並且為了懷柔黨項等蕃胡,銷他們的鹽,故意壓住解鹽不銷。現在鹽進行了精制,鹽價又壓了下去,又禁絕了黨項的青白鹽,夠不夠用可就兩說了。”

張大有想了想,道:“雲行說的是,我到了解州,就派人找石炭就是。對了,還有我看以前奏報,鹽池的鹽戶分為幾種,有的活得極為艱難。此次我到那裏,想按三司公司的法度,一切改為雇募,發給工錢,以安人心。”

“好,就這麽辦!做事最難的就是得人心,只要有了人心,何事辦不好!以前朝廷從解鹽司得利不少,現在不需要鹽利了,你盡可以用這去安撫制鹽的鹽戶!”

其實一切政策的弊端,根子都在朝廷依靠解州鹽池的鹽利上。一旦三司不需要這些錢了,所有問題都應刃而解,並不復雜。利用解州鹽池,加上三司鋪子的商業體系,足以禁絕黨項的青白鹽銷售,先斷了他的這一條財路,讓元昊知道反宋的後果。

種世衡在一邊靜靜聽著,見徐平和張大有談完,不由道:“節帥,此去秦州,古渭州有青唐羌,境內也有鹽池,往年得利不少。禁了黨項的鹽利,只怕也會影響到他們。蕃羌之人重利,突然間從這上面賺不到錢了,只怕會有異變。”

青唐羌是居於唐朝渭州境內的一支羌人,族人不少,勢力頗大,屬於秦州管下。他們雖然叫這個名字,但與位於青海湖邊的唃廝啰的青唐並沒有關系,族群也不同。古渭州境內有鹽池,供應秦鳳路和涇原路的不少地方,占鹽池的那幾族得利甚厚。

徐平對種世衡道:“秦州的事情,我們到了那裏再商量,現在邊情未知,也說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