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變夷為夏(第2/2頁)

徐平前世講歷史,經常講民族的融合,其中一句常被提起的話便是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話的源頭出自韓愈,當然韓愈本來也不是這個意思,只是後來蒙古滅宋,為了制造合法性,把這句話重新發揮了。儒家是講夷夏大防的,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是有的,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最少這個年代還沒有那個想法。入夷狄則為夷狄,這就是現在朝廷對於西蕃部族,不管來源是什麽,一律以蕃羌視之的理論依據。

民族的交流與融合是雙向的,兩漢對外開拓是漢化,而唐朝對外開拓則是胡化。到安史之亂時,淮河以北已經是胡風盛行,這也是那場平叛戰爭打得那麽辛苦的社會基礎。當然對於後人,不管漢化胡化都是民族的大交流大融合,當然也不算錯。正是這樣的社會基礎,才出現韓愈的那個說法,當然他說的是諸侯進於中國而不是夷狄進於中國。

現在朝廷在西北的總的政策是“以夷制夷”,即用西北蕃羌對付黨項元昊,作為朝廷的藩籬。但徐平到了這裏,卻覺得這未必正確,或許變夷為夏更合適一些。

用和尚籠絡蕃羌各部是“以夷制夷”,而用書生施以教化,移風易俗,就是變夷為夏。

張載明白了徐平的意思,看了看前面緊閉的大門,道:“經略有心,只是不知到這裏何意?這處地方,莫不是有特殊的用意?”

徐平點頭:“不錯。這裏是秦州納質院,周圍蕃羌數百族賬,有眾多質子關在這裏。欲要變夷為夏,便從這個地方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