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有樣學樣

折繼閔去年襲知府州事,今年才二十三歲,幾乎是這個年代最年輕的知州了。當然府州不是普通的州軍,是半藩鎮化,知州一直由折家世襲,兄終弟及,父死子繼。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廷在麟、府、豐三州的存在感越來越強,不再允許楊、折、王三家在各自的地盤上為所欲為。豐州王家連續幾代沒有傑出人物,雖然仍占據著知州的位置,不過州裏的事務一般都不再由他們作主,真正管事的是朝廷派下來的官員。楊家次之,麟州慢慢向正常州軍轉化。府州同樣也經歷了危機,上一任知州折繼宣貪婪暴虐被罷免,年幼的折繼閔知州事。如果不是因為黨項反叛,邊境不寧,如果不是折繼閔功績傑出,府州可能也會跟那兩州一樣,慢慢轉化為正常的州軍,取消藩鎮。

麟府路位於黃河以西,是大宋插進黨項勢力範圍的突出部,一直戰事不斷。去年元昊進攻的首選本來是這裏,試探了幾次,折繼閔應對得力,最終戰事在鄜延路擴大。

自元昊退走,折繼閔依然與沿邊的黨項部族爭鬥不休,幾乎沒有寧日。這裏朝廷的禁軍較少,作為藩鎮兵折家自保有余,進攻不足,連年打仗幾乎是他們的日常。

這一天折繼閔升衙問事,退堂之後,其弟折繼祖急匆匆地過來道:“阿兄,府外來了一個人,說是遠在秦州的楊文廣所派,有急事求見。”

楊家與折家世結姻親,雖然楊業一支早已不參與三州事務,來往還是有的。不過楊文廣不是楊延昭的長子,與折家交往不多,他派人來,應當不是家裏俗事,折繼閔忙弟弟把人帶進來,自己到後衙的小花廳相見。

折繼祖急急去了,折繼閔回到後衙拜了母親,換了便服,前去小花廳。折繼閔的母親是折惟忠的嫡妻劉夫人,折繼祖則是妾室李夫人所生,兩人同父,但不同母。不過按這個年代的規矩,家裏的地位主要跟年齡有關,而跟生母關系不大。折繼閔繼位是因為大哥有失朝廷所望,被免職他作為次子繼位,而歷史上他離任知州之後,接替他的正是折繼祖。

府州依然保留著五代藩鎮時的規矩,無論軍政民政,多用本家子弟。此時剛剛成年的折繼祖,便就成了折繼閔的左膀右臂,家裏一應雜事也是他在掌管。

到了小花廳,就見到一個風塵仆仆的中年人上前行禮:“小的楊畔,麟州人氏,近年隨著族叔文廣在秦州從軍,混些軍功,搏個出身。見過知州。”

折繼閔忙還禮,讓楊畔落座。雖然與這楊畔並不相識,不過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他是麟州楊家的近支,不能怠慢。

楊文廣在禁軍中蹉跎近二十年,最近一兩年才跟著徐平到了秦州,飛速升遷,算是楊家這一代最傑出的人物了。他混出了頭,日漸衰落的麟州楊家本族派些子弟去跟著,讓帶摯很正常。只有本族的人混出來了,才保住楊家在麟州的地位。

寒喧罷,折繼閔問道:“你從秦州遠來,不回麟州,巴巴到我這裏來,不知有甚要事?”

楊畔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道:“這是族叔讓我帶給知州的信,一切盡在信裏。”

折繼閔接了信,展開來看。前面幾句話客套話過,便就提到最近秦州通過三司鋪子跟黨項人做生意的事情,還提到了地斤澤的隈才族。最後,又轉了徐平的一封信,那裏面說得詳細。無非是介紹了現在隈才族的困境和願望,希望折繼閔把這條信接起來。

吩咐家人把楊畔帶到客房歇息,折繼閔與弟弟折繼祖商量道:“秦州徐經略來信,說是最近昊賊那裏經歷變故,分外缺錢使用,讓我們抓住機會,從番境收些牛馬來。”

一邊說著,一邊把信交到了折繼祖的手裏。

徐平不足二十歲入仕,三十歲建節,年紀輕輕就已經位比宰執。特別是這一切都是靠著他憑功績實打實掙來的,並不靠別人提攜,是年輕一代官員的榜樣。如今在秦州執掌一路軍政,最近兩場大勝都是他掙來的,讓折繼閔這些人引以為榜樣。他來信,折繼閔相當重視,不斷在心裏合計。

折繼祖看過了信,想了想道:“阿兄,經略相公雖然說得有道理,但這事他在秦州可以做得,我們卻有些難做。這裏不比一般州軍,與番賊回易,只怕朝裏有人指摘。”

折繼閔點了點頭:“二哥說的是,我心裏也是這樣想的。就在是秦州,經略相公也特別說了,一切交易都是交予三司鋪子,帥府只是把握大局,並不參與具體交易。我們這裏沒有三司鋪子,想這樣學都不可以。不過經略相公特意寫了信來,不能置之不理,此事我們當仔細商量過,想個萬全的辦法才行。”

作為藩鎮地區,府州的錢糧並不上交朝廷,而是全由折家支配。不只如此,朝廷還正常發給他們俸祿,相當於領財政補貼,而又財政獨立的地區。三司鋪子從根本上是三司下屬的機構,府州獨立於三司之外,這裏當然也就沒有鋪子。折家也很矛盾,不讓三司的工商業系統進來,府州眼爭爭地看著附近州軍過得比自己越來越好,而如果讓三司的商業和銀行業進入本州,則原來的財政獨立性就被破壞,不利於折家保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