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善後最難

黨項是一個大族,其分布範圍南起橫山以南,北到陰山之北的大漠,西至涼州,東到雲州,占的地盤比契丹本族還要大,還要富庶。越向北推進,徐平就越認識到這一點,不能不引起他的警惕。這樣一個大族,難怪元昊初步統一之後,便就起了自立的野心。契丹能夠做到的,他應當認為自己也可以做到,這不奇怪。

但實際歷史上,黨項從來沒有能夠跟宋朝和契丹並列,只能向兩邊稱臣,在夾縫中求生存。這只能說明,黨項本族沒有被捏合到一起,內部沒有完成真正的統一,而且也映襯出了契丹的強大。契丹核心本族人口並不比黨項多,地盤並不比黨項的大,卻在三國爭鋒中一直牢牢占據主動,說明其國家統治能力遠不是普通的草原部落帝國可比的。

認識到黨項是一個並不弱於契丹的大族,徐平便就明白,與契丹的戰事不可能再如對黨項這樣順利。想再一戰定乾坤,風卷殘雲滅掉契丹,絕無可能。對契丹的戰事,是兩個真正帝國的比拼,而不再是一個帝國對部落的征伐。

此次北上,徐平本來有一戰而下雲州的僥幸心理,至此已經煙消雲散。隨著向黨項腹地推進,了解到黨項族真正的實力,而這樣一個大族在歷史上被契丹視為小朋友,就可以想見自己接下來面對的敵人是多麽強大。

北上五原,能夠把黨項族的地盤從契丹吃下一部分,就是意外之喜,不敢再想太多了。

雲州以西雖然屬於契丹,但族群是黨項,以陰山為界,分為山南黨項和山北黨項。歷史上元昊與契丹鬧翻,惹得耶律宗真數次親征,便就是因為他招攬了山南黨項。如果契丹置之不理,則就被元昊把邊境推到了雲州,三國鼎立的局面真地有可能形成。歷史上契丹雖然在黨項腹地都遭到了失敗,但卻鞏固了在山南黨項的統治,實現了自己的戰略目標。

利用黨項和契丹的矛盾,攻下雲州已經不能想,徐平現在最大的願望,是能夠把雙方的邊境推到黃河,占住秦時的九原和朔方郡。這是宜農宜牧的地區,農耕民族的北界,牢牢占住了這裏,從內地充實人口,開墾成農田,就徹底消滅了來自北方草原的威脅。之後要面對的,就是東北崛起的勢力,要害一是幽州,再一個是遼東。

北方民族威脅中原的基地,西北就是河套地區和河西數郡。這兩個地方不失,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勢力就發展不起來,再強大也是紙糊的。東北其實不是幽州,幽州被契丹占據只是意外,而是以營州為中心的遼東地區。

河套地區和河西數郡是宜耕宜牧的地方,被遊牧民族占據,成了牧地,則關中就不再安穩。而中原一亂,大量農業人口進入這一帶,被遊牧民族吸收,很快就能發展起來,運氣好了出潼關逐鹿中原也有可能。營州一帶是既適合農耕,也適合漁獵的地方,被漁獵民族占據之後,與河套和河西數郡是一樣的道理。

消滅了黨項,就消滅了北方草原民族崛起的根本,陰山以北不再有合適農耕的大片土地。而沒有農耕作支撐,草原民族也就沒有真正威脅中原的本錢。接下來面對契丹,僅僅收復燕雲十六州其實是不夠的,要解決根本問題,必須要占住遼東,還要不可逆地變成農耕地區。只有東北、西北兩翼齊飛,才能讓中原穩如泰山。

在帥帳裏,徐平跟吳遵路分析著面對的局勢。他特別擔心,自己的大軍北進,黨項的部落再重新作亂。這種部落地方,打下來是風卷殘雲,但穩定下來特別麻煩,不是派官吏駐軍就可以的。徐平大軍二十萬,要完全控制黨項的土地,還必須有不少於這個數字的內地人口遷來。這裏有了足夠的農耕人口,才能扭轉部落化、遊牧化的趨勢。

對著地圖,徐平跟吳遵路講過了各個地方的黨項大族,對他道:“攻下靈州後,我會在這裏駐軍十日左右,進行修整,同時解決元昊。靈州以南的耀德、溥樂兩城,已經派兵過去重新修整,並在那裏儲存糧草。有了這兩城,便就跟清遠軍接了起來,許懷德所部會派一萬人前來靈州,助你鎮懾黨項諸部。”

吳遵路點了點頭,指著地圖道:“天都山一帶如何說?那裏黨項大族不少,若說防部落作亂,最先要防的就是那裏。”

“天都山歸涇原路,自有都巡檢司鎮懾,你不需要分心。東邊清遠軍以南,則歸於環慶路,興靈路以清遠軍為界。你所轄之地,除興靈兩州之間,多是瀚海大漠,黨項的人口並不多,部落也少。沒辦法,現在涇原、環慶兩路的巡檢司兵多,你這裏人少,最大的麻煩還是歸於他們。興靈路最要緊的,是趕緊從中原招兵,調官吏前來,並盡快在興靈兩州間置營田務。若有必要,可以先從秦州營田務調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