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他們怎麽來攻?(第2/2頁)

張亢道:“我也是如都護這般想。契丹應是分兵數萬去守德州,以防從我軍振武縣去斷他的後路。主力過九十九泉,到豐州,來爭雲內州。契丹國主極可能自將十萬兵馬,駐於白水濼,居中策應。不管哪路出了意外,都不失大局。”

走德州來攻振武縣的路線短而且好走,但被宋軍封住了出口,契丹不會走。數十萬大軍頓兵於堅城之下,耶律宗真除非瘋了,不然不會如此安排。從這個方向繞行山間小路更加不可能,後路隨時會被曹克明斷掉,這是太阿倒懸之舉。

契丹的選擇實際上只有一個,以少量兵力防守德州方向,主力從北方到豐州,在豐州以東與宋軍對陣。勝了則進取雲內州和東勝州,敗了則退守豐州。

徐平起身,站到地圖前看了一會,道:“契丹主耶律宗真年少氣盛,不一定就會安坐白水濼,觀前方成敗,他親自統大軍到豐州也不無可能。我們想的是老成持重之舉,不過契丹人未必會如此穩重。現在他們處於下風,不能在前線投入大軍,沒有勝機。我估計,不管契丹主到不到豐州,都會把大部兵力投到豐州。”

說到這裏,徐平指著地圖道:“德州,契丹可能只派兩三萬人駐守,不會再多了。白水濼至多留三五萬人,守住後路就好。那裏離雲州不過二百裏,雲朔兩州契丹還有大軍,不至有失。是以契丹到豐州的大軍,可能在三十萬之數。如果這些時間繼續點集,最後到豐州近四十萬人也不無可能。如果是這樣,則在兵力上,契丹人不處下風。”

面對豐州的宋軍,是劉兼濟、張亢和曹克明三軍,加上徐平所統的中軍,大約十四五人。加上黨項人的十二三萬人,總共不到三十萬。曹克明要守振武縣,只能分出一部分兵力來應付豐州方向,在人數上宋軍處於下內。

當然,宋軍是依堅城而守,契丹軍中有大量的部落兵,真正戰力依然是宋軍占優。

沉吟良久,徐平問王凱:“豐州以東,一直到黨項之境,堅壁清野完畢沒有?”

王凱叉手:“回都護,俱已完成。數百裏之地,既無遊牧之部落,也無耕種之人家,牲畜和糧草已經全部收到城裏面。”

徐平點了點頭:“如此最好。哪怕就是有契丹遊騎突破雲內州,也無處可去,只是羊入虎口罷了。命折繼閔軍離開東勝州,駐我們新築的與這裏隔河相對的城裏,在中路再多屯一些兵。範經略,你命部下兵馬北進,分駐東勝州和榆林、濱河二縣。堅守城池,閉門不出,一防契丹遊騎西來,二防黨項人不聽指揮。”

範仲淹應諾。如此安排,雙方在前線的兵力就相差不多,攻守之間,宋軍的優勢更加大一些。這兩個月宋軍築了很多城,幾乎把整個近百裏寬的山谷徹底封閉。契丹人要攻過來,首先撞上的就是數十裏長的防禦工事。

這種軍事上大規模的土木作業在秦漢時不稀奇,即城和壁,在平原地區人工形成龐大的防禦體系。只是後來越來越少,到這個年代,幾乎見不到了,主流的是營寨鹿角。與之對應的是對峙數年甚至一二十年的戰事很少見了,戰事大多速戰速決。

幾十萬大軍兩個月的時間沒有事情做,徐平便就把這種傳統撿了起來,以雲內州為中心,形成城壁相連的龐大防禦體系。契丹人攻城比黨項人強,但也強不到哪裏,徐平難以想象他們怎麽攻破幾十裏的城壁,這些城壁上可是安了不少火炮。

最後,徐平道:“此戰關鍵,是各軍堅守城壁,以逸待勞,不與契丹人戰陣相拼。待到他們師老兵疲,初時退到城壁之後的黨項軍並力一處,殲其一部。來回幾次,契丹人損失掉數萬之兵,也就該熄了心思回去了。我們得了這幾處州軍,黨項人得了賞錢,兩全其美!”